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常见的就业陷阱有哪些(5种常见的求职陷阱)

常见的就业陷阱有哪些(5种常见的求职陷阱)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求职陷阱。

顾名思义,就是某些群体利用人们求职心切而采用的手段,骗取求职人员的财物、个人信息或低廉甚至免费的人工。

接下来,充电战给大家介绍5种常见的求职陷阱:

一、以高薪为诱饵,上岗前先掏钱

相信没有人能拒绝一份高薪工作的诱惑。因此一些用人企业就以夸张、离谱的高薪为诱饵。例如,一家根本就不起眼的公司,开出“欢迎新人,薪水8000元起”这样的高数额薪资来诱使求职者上钩。等到求职者办理“入职手续”时,对方就会要求应聘者交“建档费”、“服装费”“风险押金”等。

二、先培训,后工作

有些企业会有“先培训后上岗”的招聘要求。这里面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企在培训过后实实在在的录用了一些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员;第二种,企业利用培训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利益,最终培训结束以后就没了下文;第三种,企业借培训之名,行收取费用之实,如果求职者交不起培训费,还可以让求职者先贷款。

三、剽窃求职者的作品和创意

有些企业会以考核为名,将司接下的项目作为考试题目直接交给应聘者完成,堂而之地剽窃应聘者的创意。所以在应聘有创意性劳动的职位时,最好在提交作品前和招聘单位订立协议,规定本人的应试作品不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

四、骗简历,盗取个人信息

大家应该都在社交圈或网络上见到过待遇诱人或者对应聘者要求不高的招聘消息,这里面大多都要求求职者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提供各类的证件文件,比如: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账号、银行卡复印件、手持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码等,最终,这些详实的隐私信息都会被打包售卖,并用于各种非法活动。

五、招聘岗位与实际岗位不符

有些企业会在人才市场“挂羊头、卖狗肉”,比如招聘时说招编辑、记者,实则是招广告销售业务员。除电话费外,公司几乎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业务员没有任何底薪,全靠广告提成。这类招聘广告承诺提供的薪水,往往都比较高,许多求职者很容易为之所动,然后招聘单位再挑出应聘者的种种“不足”,以此为理由来压低薪水。

求职中会碰到的陷阱还有很多,在这里没法一一说明。但在这里,充电站给大家3个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规避求职中的一部分风险。

一、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不要轻易将这些信息透露给别人。复印有关个人资料时,记得在上面写上“本复印件仅用于做什么什么使用,如有他用一律非法无效”等类似字样,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谨防被别人利用做违法事情。

面试成功后,用人单位拿出协议或合同要求签字时,一定要慎重,认真阅读体条款,并细细斟酌。

三、凡是要求应聘者缴纳某种费用的用人单位,大多存在求职陷阱的可能。对此,求职者应该坚决拒绝缴纳任何费用,并停止应聘,当发现或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求职之路机会多多,但大家也要擦亮双眼,小心谨慎以免落入陷阱。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