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劳动的由来及发展历史分析(劳动演化简史与警醒录介绍)

 劳动的由来及发展历史分析(劳动演化简史与警醒录介绍)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

" 马克思(左)与恩格斯(右)

我们听过太多对劳动者的颂赞之语,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确实值得称赞,但这种颂赞之语大多是一种劳动高度组织化以后被赋予的伦理教义。

我们为了什么而劳动?使人们劳动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劳动产生了怎样的分化?

或许我们应该更理性的思考,而非仅仅感叹和颂扬——伟大的劳动者们,劳动使人光荣!

现代社会高度丰富的物质资料令人们产生错觉——现代人过着比历史任何时候都要丰裕的生活。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丰裕”相比于原始人甚至有所不足,为什么要得出这看似 “悖智”的结论?

“丰裕”,其内在是蕴涵着比较性质的词语,有比较就必定有参考。

若以物质资料的数量和多样性为参考,现代人的“丰裕”自然是高于以往任何时候的;

若具体到人的需求与实在可得的物质资料为参考,“悖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道理。

原始人生活在天然状态下,其对物质资料的追求完全来源于基本的生存生活的需求。通常,他们通过狩猎、采集等劳动活动即可满足,而这一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平均每天只有4-5个小时②。

也就是说原始人实在可得的物质资料与其需求几乎100%持平,即劳动付出的成效(收获与需求的比值)相当之高。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原始社会文明进化时,会有一些人拒绝了新石器革命和农耕社会的到来——文明的进化意味着劳动付出的增长,劳动付出的成效却反而降低③(具体到个人)。

当然,拒绝的态度在进化的大势中微不足道,反而令这些人在历史中岌岌可危,甚至在大势中灭亡。

农耕文明的诞生令人们改变了原始社会融于自然、无序、单一、几乎没有组织性的劳动形态,开始变成有规律的劳动。

“吾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④正是这种规律的体现。

而城邦乃至国家的建立以及阶级的形成,不仅更进一步地强化了有规律的劳动,将劳动变得有组织性,还扩展了劳动的功能和目的,并逐渐开始分化劳动付出的不同形式。

与原始社会劳动仅为自身生存需求不同,农耕社会的人们还得满足城邦、国家和有闲阶级的需求——如体现于城邦和国家的战争、税收等(不考虑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的时代,这一点是必要的),体现于有闲阶级的娱乐、休闲、财富等。

要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让人们的劳动富有组织性:

让劳动产生分工,这种分工在农业社会大致可以 “士农工商”概括;

让劳动者有纪律,有闲阶级制定规则约束劳动者,他们以脑力付出管理和组织体力劳动。

同时,在这一时期底层劳动者所享有的消费权利极少,消费更像是有闲阶级的特权,底层劳动者的产出必须预留一部分服务于有闲阶级,剩下的有时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愿。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社会的到来,一方面确实解放了生产力,降低了劳动中体力所占的比重;

但另一方面,劳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得史无前例,若说农耕劳作劳动者们尚且自主(至少统治阶级不会干扰农民的生产计划),那么当人们进入工厂劳动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界更甚。

体力劳动者如同被编入了程序,所有的分工和环节不过是不同的逻辑,工人就像是触发逻辑的能量,并且这套程序有着严格的运行时间。

尤为不同的是,这种劳动付出不再是直接获取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而是获取中介物——货币,劳动价值与货币的兑换,话语权并不在劳动者手中,因此,劳动付出的成效仍旧可能是降低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这时的工人们相比农耕社会的劳动者思想要解放得多,并在一些伟大领袖们的影响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与旧时代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抗争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如果说原始社会的劳动意义完全由生存需求决定,农业社会的劳动意义则加上了统治阶级灌输的价值符号,工业社会的劳动意义在此基础上又初步诞生了基于劳动者自身的价值观念,那么消费社会的劳动者已经学会了自己赋予劳动意义,甚至都不需要上层阶级来灌输。

工业社会为人们带来了极度丰富的物质资料,也让人们产生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的物质欲望,基本的生存所需不再能满足自己;而消费社会不仅强化了物质欲望,还填充了基于物质基础的精神欲望。

在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必须付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劳动,以追求难以填满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人们用自己的劳动报酬去购买他人的劳动价值,甚至我们的“休闲”也只能用“消费”来体现,消费本身就成了“劳动的自我生产”。

从这一点来说,“消费社会”将工人运动为劳动者争取的利益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这种降低并不全来自于资本家。

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为了那随时可能压下来的因消费带来的负债,就必须不停地工作;

即使物质欲望不强烈,为了抗衡消费社会的整体压力,我们也必须不停劳动;

即使面对付出与收获的不匹配,我们也必须不停劳动。

更值得警惕的是——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共同消耗着底层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力。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越发泾渭分明,科学技术越发展,体力劳动者和底层的脑力劳动者所能参与的工作越简单、可替代性越高。

古代的劳动人民富有创造力,是因为这种创造力本身就建立在他们熟悉的农耕文化之上,但在科技时代,底层劳动者所接触的一切——上到飞机汽车、下到手机电脑,甚至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设备,都来自于脑力劳动者的设计,即使底层劳动者参与生产,也不过是按照设计好的逻辑进行运转。

就算是这些简单的工作,底层劳动者可参与的也只会越来越少,在可预见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会被机器所代替。这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如果底层劳动者们不再次激发自身的劳动创造力,未来的境遇可想而知。

创造力从何而来?唯有跨上科学的门槛,完成自身或后代的知识跃迁,完成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跃迁。

然而,重复、机械的劳动正在消耗着劳动者们的耐心和思想,释放压力的迫切程度明显高于眼不可见的未来,与其叫他们研究如何创造,不如叫他们如何慰劳疲乏的身心。

他们把希望寄予后代,可是除了拼命地为孩子挣各种费用,他们很难给予孩子其他方面的有益引导。

这种困局若不加以改变,也许科幻电影中贫民窟与科幻城市的新阶级景象就在不远的未来,要知道国民教育的整体发展恐怕赶不上应用科学的发展速度。

无论如何,没有劳动就没有现代文明,没有劳动就没有人本身,劳动者及劳动本身所具有的光辉意义仍然值得颂赞。

只是,我们在劳动的同时,是否应该保持警醒和思考呢?除了寄希望于国民整体教育,是否也应该进行自我提升呢?

最后,仍然要在此向所有劳动者及劳动本身,报以严肃的敬意!

相关问答

热门高等教育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