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全篇 孟子七篇解读梁惠王篇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应该算是费尽了心力了。“寡人”是君王的自称。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当时魏国分成河内和河东两个区域,河内这个地方碰到凶年收成不好,就把河内的人民迁移到河东去住,河东的收成好,把河东的粮食运一部分到河内来救灾。若是碰到河东这个地方年成不好、闹饥荒的时候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梁惠王是想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尽心。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我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么用心的,可是邻国的人民也没有减少,我的人民也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梁惠王想,我的国家治理得好,邻国的人民就会跑到我的国家来,我的国家人口就会增多了。古代追求广土众民,一是追求领土疆域的扩大,一是追求人民的增多。可是事与愿违,这是为 什么?孟子这样回应: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战就是喜欢征伐、战争,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战争做比喻。“填然鼓之”,填然,是鼓声。“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交战双方敲响战鼓,然后兵刃交接,丢盔卸甲、拖着兵器逃走这样的状况在战场上也出现了。在逃走的人里面有的逃了百步停下来了,有的逃了五十步也停下来了。 “以五十步笑百步”,指逃了五十步的人笑话逃了百步的人是逃兵,大王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梁惠王说,不行,只是没有达到一 百步而已,但是逃跑是一样的。“是亦走也”,走,是逃跑的意思。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说,您如果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那您国家的老百姓没有增多,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提出了问题,孟子用一个比喻作答。下面是孟子对于梁惠王的问题做的正面解答。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和要法?那个根本在哪儿?治国理政是有本有末的, 要辨明本末,要抓住根本。关于这个根本,孟子讲了下面几条: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谷代表粮食,是粮食的总称。 只要你不违背农时,粮食是吃不完的。

“数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是比较细。罟,是一种网。如果不用比较细密的渔网去池子里面捞鱼,那么鱼鳖是吃不完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农有农时,山林也有山林的时。砍伐树木掌握一定的时间,而不是滥伐,那么木材的使用也是无尽的。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粮食、鱼鳖都吃不完,木材都用不完,这样人民生养死葬就没有什么不满的了。这样的情况,孟子认为是“王道之始也”。

这段话的重点讲的是什么呢?是“王道之始”,治国理政的根本在孟子来讲就是王道。王道首先表现在上面讲的这几句话, 这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强调“不违农时”“数罟不入垮池”“斧斤 以时入山林”这些,其中所表达的是一种农林之政,很类似于我们今天在保持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农林之政,重在掌握农时、掌握季节,把这些作为王道的开始,而不是王道的全部。

孟子认为这些农林之政作为王道的开始,已经起了一种保障的作用。接下来孟子讲: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孟子讲的仍然是王道,前面讲了王道之始,这里讲的是王道之本。首先,要保证人民有五亩之宅,有鸡豚狗彘之畜,有百亩之田,也就是要有产业基础,即后面讲的制民之产。有了这些, 百姓才能够达到温饱的状态,在我们今天讲就是小康。对于孟子而言,能使所有的人民不饥不寒,达到温饱,这就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了。

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就是人民恒产的基本建设。除了这些恒产的保障之外,他也谈到 了一些属于农林之政的层面,比如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要能够按照天时去耕种,不能干扰,鸡豚狗彘之畜也是要“无失其时”,都很强调“时”的概念。“树之以桑”则是具体的指导,你如果有五亩之宅,就可以种植桑树了,这样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帛了。

这是王道基础的建设,但还不是王道的全部,王道的全部还要加上一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要有教化,庠序是古代的学校。学校里讲什么呢?这些学校都是地方上的,像我们今天的社区学校,主要是讲孝悌之义,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等家族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来教育家族的成员,特别是家族的子弟。教导好了,孟子认为就不会有头发花白的人头顶、背负着重物在路上奔波了。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前面这几条都做到了, 王道就完整了,即使这个人原来不是王,他也可以完成一个王的事业。

最后孟子说: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狗彘,就是猪狗。检,这里可以作禁止来理解。猪狗吃人的粮食,你不禁止,路上有饿死之人的尸体,你还不知道把仓库打开放粮;老百姓死了,你说这个不怪我,这得怪老天爷年成不好。这就好像你杀了人,却说人不是你杀的,是兵器杀的。君王如果不把这些政治上没有做好的事情归罪给年成不好,也就不用担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不加多,因为天下的百姓都来归附于你了。但如果你不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和罪过,而把责任推给上天,这就和杀人的人说是兵器杀人一样。

1.3的重点是在后面所讲王道的内容。“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句话则是这一章的关键性、提示性语句。这提示我们,这一段表达孟子关于王道的思想,对什么是王道之始,什么是整个的王道,至少表达了三个层次。最后讲,这几条如果都做到 了,“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以说,孟子是想用这样的王道思想来替代当时流行的合纵连衡、以杀伐为上的道。从1.3我们可以看出来,孟子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他自己的理想、方法,他希望用他所理解的王道,后面又叫王政,也可以叫仁政,来说服当时的统治者,实现他关于社会的理想。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