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

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 篇一

[关键词]中西 幻想文学 体系设定 人性核心 发展方向

一、引言

人类从来不缺乏幻想.不管是中国人和是西方人,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都产生过众多脍炙人口的幻想文学名著。由上古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史诗比比皆是,可见一斑。自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之日起,短短四五百年间人类的文明发展比过去几千年发展的总和还要迅猛、深刻、剧烈。这种进步体现在幻想文学上就是现代幻想文学在继承古代幻想文学某些精神核心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天差地别的特点。因此,对中西现代电影幻想文学的研究很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二、幻想文学的涵义特点及它存在的基础和现实意义

1.幻想文学的涵义

幻想文学尤其是幻想小说,是以虚构的环境为背景,描写人的经历或思想。这种虚构环境,可能是以真实生活(包括古代和现代)为基础去推演,也可能是完全虚构,并不需要符合真实生活的规则与逻辑。或者说,幻想小说就是造出一个虚假的世界,再把人扔进去,看这人会遇上什么事,会有什么想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会如何行动,会达成何种目标。这个被创造出来的虚构世界。因为不需要过多考虑真实,所以往往很怪异,却很新奇。同时,幻想文学强调的“幻想”.不是原有的单纯的“幻想”层面的“幻想”。它是幻想与真实的一种融合,是非现实与现实的巧妙结合。它可以扑朔迷离以至神奇无比,然而描述的手法则又可以非常的现实主义。这种效果及其文体形态。可以形象的说是“小说一一童话的互融”,或者叫做“亦真亦幻”的艺术表现。

正确理解幻想文学的涵义,应该注意两点:

(1)幻想文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能缩小等同于具体的魔幻、科幻,它是对众多具有幻想色彩体裁或者流派文学的本质提炼概括和统称。凡是符合幻想文学共性特点尽管具有自己独特文学样式的作品、体裁或者流派,都可归称为幻想文学。

(2)幻想文学虽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但也有其自己的界定标准。严格来说,几乎所有的文学乃至艺术创作都包含有作者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创意甚至虚构,都包含有幻想的成分。但能否称为幻想文学,关键要看作品是否在形式上以魔幻、童话、科幻小说中都有所体现的魔法、超能、以及远超现实的科技等元素来实现作品内容的表达。比如,虽然魔幻现实主义以魔幻的手法表达的是对现实的揭露和评判,而玄幻纯粹“以玄说玄”靠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来吸引读者.虽然两者内容上一个说现实一个虚幻,但由于形式上都采用了属于幻想文学范畴内的表现手法,都可归称与幻想文学一类。

2.电影幻想文学的特点

幻想文学尤其是幻想小说具有独特的作为幻想文学的美学要求和文体特质。我将这些美学要求和文体特质主要理解为这样几个方面:

(1)电影幻想空间对小说情节的制衡

我们知道,“幻想”作为幻想文学的本体以及文本的存在方式,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可以无限延伸的幻想空间。而在其他诸如童话、诗歌……文体中,“幻想”仅仅是一种表现手段和结构方式,这个空间有它内在的逻辑和法则,有着属于它的时间场(幻想空间中的时间常常是可逆的)和地理坐标。作为小说主体的故事、情节都是在这个超自然的三维空间中展开的。在幻想文学中,现实空间的情节与幻想空间的故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幕话剧的序幕、尾声和主体剧情的关系。作为主体的情节应该是发生在一个幻想的空间背景中的。如果离开了这个虚拟的、耸立在人类心灵深处的想象空间的话,幻想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就成了水面上的一条死鱼,成了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因此,我认为,幻想空间的充沛与否是决定一部幻想小说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在许多经典的西方幻想文学作品中是早已得到印证的。

比如在德国幻想文学作家恩德广受好评的寓言体时间幻想小说《毛毛》中,故事自始至终是在一种我们无法说清来由的既混沌又清晰的空间背景中展开的,这一幻想空间不仅赋予了小说人物和情节一种极其新鲜的表层叙事面貌,同时也使作者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背后的所蕴示的深层人生哲意得到充分的承载。

而在眼下正风靡世界的英国幻想小说《哈里波特》中,包括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在内的整个魔法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客体存在,它不仅有着最高的权利制约机构“魔法部”、“滥用麻瓜物品司”……而且甚至连大到体育比赛“魁地奇”,小到出门购物的地点“对角巷”……的日常生活的任何方面都有着相应的魔法规则和物质实体。在这样的故事结构中,所有最激动人心、最扣人心弦的故事都是在幻想的空间中展开的,幻想的世界从而就成为推动小说情节不断发展演绎的第一要素,而小说中人物现实的生活背景和活动空间倒成了一种补充,一种点缀……

诸如此类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和比照一下当前由国内作家创作的幻想小说作品,我们将不得不承认。由于缺乏必要的幻想文学美学积累和创作准备,致使国内原创的大部分幻想小说在幻想空间的营造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有的作品中所谓“幻想”甚至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灵魂复现或意念的视觉化上,与真正的幻想文学对“意象活动空间”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2)电影幻想的逻辑可能性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艺术对应

幻想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艺术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幻想的真实性和合乎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表现在阅读中,就是我们时时可以体味到的情节从现实进入幻想或从幻想退回现实的那种自然性与平滑感。也就是说,在现实故事与幻想故事的“城乡结合部”是不是有一种天衣无缝、水波无痕的感觉。再换句话说,那扇横亘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门是怎样被推开的。是循声而来、水到渠成地推开。还是掩耳盗铃、战战兢兢地蹩进:是神闲气定、笑容可掬地垂讯守候,还是横;中直撞、粗暴凶蛮地无理闯入。那种“迈步入门”时的叙述姿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文本审美接受中的自然性和平滑感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就蕴涵着一部具体的幻想小说作品作为幻想文学文本其艺术水准的高下之别。

这就涉及到了幻想文学天马行空想象下的严密行文体系规则。

幻想文学并不是胡说八道。虽然它有神仙可以腾云驾雾.虽然它有巫术可以让王子变青蛙,虽然它有时光机器可以穿梭过去未来。但是这种恣意狂放的想象、浪漫的氛围气息也是有迹可循的,它建立在作者的种种假设之下,严密的行文逻辑构造之上。

说到严密的体系规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托尔金的《魔戒》。托尔金的这部巨著总体上依托于北欧日耳曼神话,架空历史(所谓 “架空历史”,通常是虚构出一个世界,或是一段历史,然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传奇故事,基本采用历史小说的手法来写,因此“真实性”较强。)创造了一个充满精灵、巫师、怪兽、众多奇异民族……的中土世界。为了极力避免一种“凭空的捏造”感,使这部颇有“史诗”味道的巨作达到某种“精神上的真实”,试图让人们真的相信这是古老北欧神话在另一个时空的变体和复活,作者竭力从各个层面营造一种“真实性”。他亲手绘制了中土世界的地图,建立了这个世界大事的历史纪年表,和重要人物的家族谱系。更惊人的是,虽然《魔戒》世界肯定是虚构的,但在作者眼中,一个真实的世界必定离不开一套同样真实的语言体系。就好像现实中一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那样,小说里一个“假设存在”的民族也应该有相应的“假设存在”的语言。然而,矮人、精灵或者努美诺尔人在历史上的确从未出现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托尔金不可能借用任何一门现存的语言,只能另起炉灶为他们量身订做。为此他专门为这些虚构的民族们编绘语言,创立了大大小小十几种语言尤其是美轮美奂精灵语(昆雅语)的完整体系。这种对体系规则设定的严谨性,仿佛重现了一段失落的文明、失落的神话。甚至使人产生了“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看上去应该是存在过的”的幻觉。

幻想文学同样具有严密的细节设定。比如,幻想文学作品中幻想旅程的开始的设计和描写很重要,这是读者进入你的幻想世界的入口。可以说,对这一过程描写的好坏往往可见出作者的功力。而《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则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带着我们和哈利・波特一起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他将信将疑地向9和10站台之间的检票口冲去,但是他遇到了麻烦――他弯腰趴在手推车上。向前猛;中――眼看离栏杆越来越近――仅一步之遥,他已无法停步――手推车也失去了控制――他闭上眼睛准备撞上去――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继续朝前跑……他睁开眼睛。一辆深红色蒸汽机车停靠在挤满旅客的站台旁。列车上挂的标牌写着:霍格沃茨特快,十一时。哈利回头一看,原来检票口的地方现在竟成了一条锻铁拱道,上边写着: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他成功了。”整个描写细腻而紧张,两个空间的衔接相当神奇。这种时空转换、虚拟与现实的平滑过渡,在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下没有给读者丝毫突兀的感觉,反而被勾起丝丝惊奇和阅读兴趣。

(3)电影幻想文学都有“人性”核心

幻想小说,和其他所有小说一样,必须有人性存在。至少,要有某种“类人智慧思维”存在。毕竟,小说属于社会科学体系,而不是自然科学。写月亮也好,写昆虫也好,总要加上人的思想感情。小说不是天体物理专著,不是数学论文,也不是生物学课本。幻想小说之所以能有这么多读者.也正因为它里面还有人性。不管故事多荒诞,人性仍然在。没有这一点。就没法引起读者的共鸣了。毕竟,我们的读者都是人。如果一位螳螂星人看到我们的小说,我不敢保证他一定能喜欢。同样,如果这位螳螂星人的妻子写小说,描写她如何把老公撕碎嚼食,并申明这样才是最美的爱情,恐怕我不但不会感动,还会大倒胃口。

关注人的内心矛盾,关注人的喜怒哀乐,这才是小说的根本原则。新奇的科学,华丽的魔法,都是为了加强这一原则,而不是背弃或淡化它。无视这一点,小说就绝不会成功。另一方面,科学、魔法以及种种新鲜怪异的东西,不仅令小说更精彩,也令矛盾冲突更激烈。幻想小说中,人物所要面临的考验,往往比真实生活要严峻得多,也可怕得多。正因如此,人性就更为突出,欢乐、痛苦也更为强烈。

幻想小说中人物的经历,是普通人不可能有机会体验的。这正是幻想小说的魅力所在。

3.幻想文学的存在基础和现实意义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意识构成,心理结构的表层是我们平时能够察觉和感知的心理过程和内容.如我们的记忆、态度和观念等被称为意识:心理结构的中间部分是前意识,它虽然潜隐,但在某种情况下却可以成为意识部分的心理内容:我们心理结构深藏不露的部分是潜意识也叫无意识,它在意识的最深处,包括各种先天本能和被意识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以及一些由创伤事件造成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正是我们心理结构这个深藏不露的部分。也就是潜意识如影随形般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内容而我们却不自知。一方面是意识在压抑那些原始的冲动、欲望和一些被当事人认为是痛苦的、令人生厌的或者见不得人的事件或者观念,另一方面被压抑的部分虽然潜藏不露而能量却并未改变,于是它们便时时作祟。会以梦、自由联想和情感转移的方式呈现,从而释放被郁结的能量。”

幻想文学就像我们在清醒时所做的梦,无论写作或阅读,都可以让我们的心理现实产生共鸣,让我们深藏不露的潜意识部分得以呈现和释放,对于缓解焦虑和打开自我防御机制的精神枷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幻想文学可以帮助人们理顺内在潜隐的矛盾冲突,整合心理能量,完善我们的心灵地图,让我们重新出发。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客观现实。

因此,幻想文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仅在满足人们想象力和原始思维的快意感觉,还有帮助人们发现生命意义和重现生命价值的功能。所以它能以无与伦比的魅力打动众多读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4.现代幻想文学的分类

幻想小说具有众多的流派,本篇论文无法――列举,现选取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几种加以简单概述:

(1)科幻的范畴

“科幻”为Science Fiction(SF)的中译。除科幻小说外,科幻艺术还包括科幻电影与电视影集、科幻漫画、科幻卡通、科幻诗,以及新兴的科幻类电脑游戏。科幻基本构思必须符合两个条件:a现在绝不可能:b未来一定要有可能。因为若是现在已有可能,则见不到幻想的成分:而假如未来亦无可能,那就代表该构思已抵触了既有的科学。

(2)魔幻

魔幻小说绝不是指“魔法幻想类”。而是有完全不同的定义,与一般人想象中的概念相去甚远。这里的魔幻指的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当中的一支。其重要代表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一一魔幻现实主义。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50年代,六七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3)奇幻

奇幻文学其本源可上溯到古代神话和传说。实际上,大部分奇幻小说都脱不开古代神话的影子。换言之,那些古代传说、史诗.实 际上已是奇幻小说的雏形。

(4)玄幻

从《山海经典》、《搜神记》、《淮南子》,到唐代的传奇。再到明清时期的《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中国从来不缺少幻想文学。但是,由于近100年来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中国的幻想文学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而现在提到的玄幻是对近些年来才兴起的带有强烈中国色彩幻想文学的专有称呼。

(5)童话

当在博物馆看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留下的遗产时,你仿佛可以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种种梦呓。四面连体的男人和女人、三只头的猪首龙、踏在乌龟背上的大鸟、肩荷猎物的狩猎女神……那些玉雕和石雕的造型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给人一种原始美的粗犷震撼的同时。又让人惊叹童年时代人类的超拔的想象和幻想的能力。

三、幻想文学发展方向

幻想文学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涌现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产物:

1.与漫画相结合

绘画与幻想文学的联姻,其雏形始于远古祭祀、图腾崇拜,盛行于近代宗教壁画。这一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没有旁白,只有纯粹的画面。内容对应着人们脑海中某个熟知的传说或作为文字独立记录在宗教典籍中的神话。

早在史前,与漫画相似的创作手法已广泛应用于先民的岩画艺术,漫画表达由此可算一种比较古老的绘画方式,不过,“漫画”的名称和创立在16世纪末才出现,起源于欧洲而兴盛于美国。

从单格漫画到多格漫画即连环漫画,从最初的政治漫画到社会生活类、超级英雄类、幽默画、卡通画,漫画从形式到内容得到了巨大发展。

特别是超级英雄类如《绿巨人》、《蜘蛛侠》、《蝙蝠侠》,卡通类如《米老鼠》、《加菲猫》等的出现、风行,标志着绘画与幻想文学联姻的真正成熟。这类漫画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弥补了文字在某些幻想意象刻画中的先天不足。它是采用绘画的方式将幻想文学抽象的文字符号视觉化的变种,极大的丰富了幻想文学的表达渠道,是幻想文学的新发展。

2.与电影相结合

如果说科幻、奇幻漫画是对幻想文学抽象文字符号视觉化的变种,那么,以这些幻想元素为题材的电影则是在视觉上、听觉上等全方位的多媒体革命性发展。

一方面,幻想文学不断为电影提供素材众多经典被逐渐搬上荧幕。另一方面,科幻、奇幻电影在全球的不断走红、强势,也大大宣传了幻想文学增强了其知名度。两者相得益彰,良性循环。

另外,许多优秀的幻想文学剧本经由电影产业的商业运作催生如《骇客帝国》、《星球大战》等,也直接丰富了整个幻想文学世界。

3.网络游戏

电脑时代下,当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边拿着一本奇幻小说一边脑袋里闪过各种奇异念头时,当人们不再满足于面对着电视电影被动接收视觉听觉冲击时,网络游戏应运而生。

网络游戏集成了幻想电影的多媒体特性,与电影强调视觉听觉的享受不同,它侧重点放在娱乐性上。

网络游戏还具有文字、影视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那就是交互性。每个玩家在游戏中的境遇各不相同,因此阐发出同一背景下主人公的不同命运,这是一场没有预定台词、剧本的演出,完全颠覆了传统幻想小说的剧情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玄幻文学总论--现象篇》[EB/OL],铁血读书网

[2]何方甘露,《透视玄幻文学现象》[J],重庆晚报

[3]百度知道搜索科幻、魔幻、奇幻、玄幻[EB/OL]

[4]《哈里波特的风摩》[EB/OL],新浪渎书玄幻专题。cn/

[5]郑熙青,《魔戒》现象在中圉[A],北京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

[6]马千,真实性与严肃主旨--托尔金笔下的《魔戒》世界[A],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英]杰弗森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 篇二

20年后,新一代科幻迷开始追捧《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深海圆疑》《龙卷风》这些科幻大片,却几乎没人注意到它们都出自《未来世界》编导迈克尔・克莱顿之手。在拍摄《未来世界》时,克莱顿刚刚出道不久,还没有开宗立派。然而在今天,他在美国被称为“高科技惊险小说”的创始人。

在科幻发展的早期,一直有“软硬科幻之争”,双方在题材、风格甚至作者群和读者群上都有差异。但由于共同点更多,所以都还保留在一个阵营里。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欧美国家里,一批作者去写比“软科幻”还“软”的奇幻小说,另一批人则去写一类比“硬科幻”还“硬”的作品――那便是“高科技惊险小说”。两种作品的风格已经差之千里,没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类型的文学。

高科技惊险小说有这么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选择在现实背景里展开幻想,绝不“架空”,甚至不去写几十年后的事,或者不以月球、火星等为背景,事情往往就发生在作家生活的同时代,甚至同城。人们看过《星球大战》后绝不会去想“这是不是真的”,然而读过一些优秀的高科技惊险小说之后却会问一句“这些是真的吗”,“以假乱真”是这类作品刻意追求的一个效果。

二是用大量的技术细节挺起情节骨架。高科技惊险小说里的技术并非“时空穿梭”“虫洞飞行”之类,而是当代科技的真实前沿课题,比如计算机、基因、纳米等。其技术含量之多,早年最“硬”的硬科幻都难望其项背。作者甚至会为了构造真实性而去引用大量的科研资料。然而,这并不妨碍它的可读性。甚至这类作品的读者就是奔着它的“硬”来的,不“硬”还不过瘾。

当然,既然冠以“惊险”二字,那么这类小说还要有待解的悬疑,紧张的动作戏,一波三折的情节,这是它的第三个特点。

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 篇三

【关键词】科幻电影;型片;课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29-02

科幻类型片与其他类型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科幻片这个类型下,又分为很多的亚类型,每一个亚类型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学形态,并且每一个亚类型都拥有为数众多的粉丝和拥护者,他们对于这些亚类型影片的热爱,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股科幻片潮流。在科幻电影成为流行文化的典型符号的同时,这类亚类型影片也登堂入室,在西方各个高校的讲坛、教材,甚至科研体系中占据了地位,人们对于科幻的兴趣,不单单因为它在当代商业方面的强大吸引力,更因为它提供给整个社会的冲击性和变革动力,在冷战时期,科幻电影着力展现太空竞赛的荒谬,在后冷战时代,科幻电影用反乌托邦促发人们对于当前的思考。

科幻电影不仅被描述为时代的指示剂,更被当成引领文化发展的先锋。而在中国,还没有创作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的科幻电影,国内科幻界、影视界对科幻电影的工业体系在中国能否顺利产生进行过大量的讨论,虽然在很多年前,中国电影人就尝试着进行过科幻创作,如《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影片,但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幻电影在中国还远远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在已知的对于科幻的定义中,H・G威尔斯用“对可能性的幻想”一句概括,因为它能“观照人类事物正在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并按照可能性推导出各种广泛的后果”。约翰・温德姆认为这个概念预设的是“直到作者写作之时尚未实际发生的某种技术,或某种技术带来的结果,或自然秩序(比如人性)的某种扰乱”。西奥多・斯特金认为科幻是关于“人类面临的某种困境,以及人类的解决之道,如果离开了其特定的科学背景,这些都不可能发生”。金斯利・艾米斯曾提出一种假定:“它是基于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无论其源于人类或外星物种”。而科幻编辑小约翰・坎贝尔则说,它是“一种按照已知的事实对未来做出预测的努力”。在以上五种关于科幻的不同定义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概念是大家共有的,无论承载科幻故事的是哪种媒介,即:在科学的世界或自然的世界里,未来可能出现某种发展结果,它是由人类或者某种未知力量引起的,需要被理解、驯服或摧毁。在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技术都是一个关键因素,它表明“科幻”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虚构。

目前国内研究科幻电影的文献和论文数量较多,然而大部分都立足于研究某一部科幻电影作品,或者研究从科幻电影里投射出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艾伦・威廉姆斯说道:“凡是以新方法来做类型片的研究,都必将回到电影史,要研究所有的电影,无论我们认为其质量如何,并要越过电影内容之外,去研究其他东西等等”。于是在《科幻电影导论》一书中介绍了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指明了该类型的本源及其前史,检视了出产影片的范围广度,并挑战既定的时期划分概念,跨越国界将所考察的电影扩展到国际层面。除了给科幻电影创造出一个主导叙事,更是尝试思考这些电影制作、发行和观赏者所置身的更加广泛的历史和工业语境,对分析科幻电影的亚类型有很高的指导作用。

而研究科幻电影类型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吴岩在《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文中提到,西方科幻小说有一百多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萌发初创时期、黄金时期、新浪潮以及新浪潮以后。小说家丰富的想象力和西方工业革命都促使了科幻小说的形成,萌芽初创时期确定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太空探险、奇异生物、战争、时间旅行、未来文明等,也为科幻电影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而科幻电影的亚类型在上世纪已经初具雏形,人们对于这些科幻片主题也慢慢进行了一系列的划分。江晓原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中将科幻片根据表达主题的异同分成了七种主题,并论述了七大主题的表现方法和背后的科学思想资源。虽然这篇论文少有地将科幻电影根据不同主题划分为七种类型,但是并未仔细探讨科幻电影的亚类型,只是宏观地将同种类的科幻电影列举出来分析异同,缺乏对类型的细致研究。

与其相似的还有王艳在《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一文中,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三个主要类别――“外星人入侵”、“灾难和后灾难”以及“太空旅行”科幻电影的分析,揭示了影像背后所蕴含的反苏、美国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对自由、平等、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价值观的宣扬。这篇文章也涉及科幻电影亚类型的分析,但是对于每个类型的分析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研究上,对科幻电影的亚类型没有准确的划分,但其中对于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探讨对分析科幻电影亚类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科幻电影的亚类型划分,大致分为赛博朋克、太空歌剧、蒸汽朋克、超人类、时间旅行、平行时空、启示录与后启示录等。在《穿越星际――太空电影的五大主题》一文中,谈到了科幻电影的亚类型之一――太空歌剧类电影中所包含的五个主题,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超时空接触》等电影,并对这些电影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解读,对于这些电影为何流行以及创作背景也有一定的解释,其归纳的五个主题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在《浩瀚太空的瑰丽旅程――太空科幻电影的发展轨迹》中,路春燕将太空科幻片界定为科幻类型中的亚类型进行分析,梳理描述了该亚类型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根据该亚类型的历史轨迹来分析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路春燕将其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将该亚类型与电影史和世界史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发展时期都做了细致的划分和比较,并举例阐述了该亚类型的特点和其美学价值,为之后的科幻电影亚类型分析打下了基础,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而对于其他亚类型的分析,如赛博朋克、蒸汽朋克等,则没有全面的电影类型分析,相关文献较少,参考资料也略显不足。粟桢在《关于赛博朋克电影主要哲学元素的思考》中将赛博朋克电影做了一个较为细致的综述,并分析了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元素,但并未将电影与其中的哲学理论联系起来,作为科幻电影的一个亚类型,文章中对电影语言、电影理论、电影史等的分析都略显不足。但本文对于赛博朋克电影带来的现实意义和哲学理论的探讨都有比较中肯的观点,为科幻电影亚类型开辟了不同的研究窗口和途径。而其他关于赛博朋克电影的文章如《何谓赛博朋克》、《论黑色科幻电影》等文章则只是粗略地探讨了一下赛博朋克的定义和与其他类型的比较,并未做过多的电影类型分析,也是如今研究现状的一个空白。

科幻小说作文(最新4篇) 篇四

读罢此书,脑海中不禁画了一个问号。《幻想》一书如此平实而又富于激情地将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精神传递给了大众,它成功的独到之处在哪里?于萦萦思索中,想起前贤的一句话:“审美性是科普创作的极致追求。”的确,只有在科学与文学最佳结合状态下,才会产生科普创作的精品,才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科普价值。

我想,《幻想》的作者先生一定是深谙此道的。这部著作所呈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特色,值得我们共同领略一下。

首先,史话型的讲述方法,实现了科学知识传播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启迪的完美结合。

《幻想》的读者更多的是“听”故事来感受科幻文学、了解科学探索过程的。翻开《幻想》,一个接一个的人物故事是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力量之一,史话型的讲述方法成为这部著作的最重要特色。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发展史料和科幻小说发展史料中,作者撷取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科幻作家、科幻作品、科学发现,将其故事化、艺术化,娓娓讲述,张弛有度。

其次,结构上的双线并行使著作兼收科幻文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内容,可读性强。

科学幻想与科学探索,这是人类了解未知世界的两种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步骤和手段。科学幻想推动了科学探索,科学探索使科学幻想变成现实,反过来又调动科学幻想。作者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科学幻想历程和科学探索历程,同时安排作为本书的讲述主线。

在全书中,两条主线始终是互动的。科学幻想与科学探索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有时候甚至交织在一起。正是借助这种双线并行的结构,《幻想》既勾勒出了人类对太空、生命所进行的种种科学幻想的行进历程,又描画出人类对太空和生命进行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再次,文学气息浓郁,迎合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如果说科学探索之美贵在理性,那么幻想之美则是富于浪漫的。《幻想》一书中,关于太空和生命科学的种种幻想被作者描绘得浪漫、神奇、富有激情,全书处处弥满浓郁的文学气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