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农业也实现了较快增长。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17.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6 940.5亿元,人均粮食产量也从1978年的319公斤增长至2012年的437公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经验表明,非农部门的高速增长可以为农业产出的增长提供诸多有利条件。过剩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被非农部门吸收,农业部门长期紧张的人地比例关系大为改善,从而为高生产率的新型要素进入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非农部门成长引致的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物质资本供给的丰裕,使农业部门的资本投入显著增长;土地的工程化改造、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手段的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工业化和市场进程中不仅成为可能,也显现出其有利性;农业生产组织的性质亦由过去的生存型农业转向市场化或牟利型农业。

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一方面,非农部门的进一步扩张和人口总量的增加将对粮食形成持续增长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趋势仍不可逆转。因此,从长远来看,依靠技术进步成为实现中国农业产出持续增长的唯一可选择路径。

本文讨论的问题首先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影响的文献相关。将技术进步视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源泉,是现有文献的基本共识。费景汉和拉尼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将农业技术进步视为劳动力大规模非农转移下农业成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2,3]。舒尔茨认为,把农业改造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源泉的关键,唯有用高生产率的新生产要素替代已耗尽有利性的传统要素,而新农业要素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4,5]。在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诱导技术变迁模型”中,强调技术变迁是发掘农业增长潜力和突破农业资源瓶颈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6]。国内大量文献同样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中国农业增长的重要意义。程序强调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以及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取决于农民学用科技的状况[7]。郭剑雄认为,在农业生产函数中,产出的增长既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变化,也决定于要素生产效率的改进。要素效率的改善有两个源泉:一是技术变迁,二是制度的演化和进步[8]。刘辉阐释了中国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的路径,强调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紧紧依靠农业技术进步[9]。储成祥、毛慧琴以江苏省为例,计算得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62.1%。随着社会进步,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助推农业增长[10]。

至于如何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则存在见仁见智的不同思路。(1)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认为,技术变迁是对具有不同供给弹性资源的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土地与劳动价格相比更高时,农业技术进步作为土地的替代可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因而被发明和采用;相反,当劳动成为稀缺性资源并价格高昂时,节约劳动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则更具经济合理性。价格机制的诱导,被认为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6]。(2)谢辛斯基把技术进步视作资本积累的函数,其技术进步方程为A=Kb,其中K代表资本总量[11]。罗默开辟了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内生化的一条简捷路径,新资本与新知识之间的固定生产比例表明,K在测度总资本存量的同时,也可以测度厂商所获知识总量。在罗默模型中,K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体,投资既导致资本深化,也会推动技术进步[12,13]。(3)舒尔茨强调,虽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新的技术、新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但要确保新的技术带来更多的产出,就需要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才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5]。”纳尔逊和菲尔普斯认为,人力资本水平是新技术的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假定其他条件一定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技术进步的速度越快,扩散范围越广[14]。卢卡斯也认为是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为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耗费资源的多少决定了技术进步率的高低[15]。(4)Mario Coccia认为,人口增长率和技术产出之间关系存在一个倒U形曲线,其中人口增长率存在一个中间区域与更高的技术产出相关(必要不充分条件)。适度的人口增长率作为主要的决定要素,与其他社会经济要素一起,决定着技术产出。而人口增长率的中间区域以外的部分,技术产出对人口增长具有负效应[16]。(5)国内文献更多地强调了政府政策等制度性因素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吴敬琏提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17]。黄振华发现,当政府财政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时,技术进步率随之提高[18]。张永丽,葛秀峰指出土地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农业政策,在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为农业技术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持[19]。朱广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是农户在利益支配下能动地技术选择和政府对技术选择推动的有机结合[20]。

人口转型是本文研究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增长关系的切入点。因此,有关人口转型的讨论形成本文研究的另一重要文献基础。与人口学将人口转型限定为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过程不同,现代经济学把对人口生产变动规律的讨论扩及到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关系方面。(1)一些学者注意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生育率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逆向变化。贝克尔发现,家庭生育子女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家庭收入和时间禀赋的约束下,如果子女数量增加,那么针对单个子女的质量投资将会减少,致使每个孩子的质量下降[21]。贝克尔、墨菲和田村以及卢卡斯等人把生育决策和人力资本积累决策同时整合在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将内生生育率和内生人力资本积累率同时作为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基本解释变量。在他们的模型中,生育率与人力资本积累率之间的关系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逆转[22, 15]。Ronald Lee和Andew Mason认为是低生育率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了人口的素质,进而提高了人均消费水平[23]。孙文忠引入“人口素质”变量,将人口发展过程看作为两大阶段:以人口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人口数量扩张阶段;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显著特征的人口质量内敛阶段[24]。郭剑雄和李志俊也注意到,在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来,农村生育率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不断深化,农村家庭已由子女数量的偏好向质量的偏好转变[25]。(2)对于工业化进程中人口量质关系逆转的机制,现有文献提供了多视角的解释。贝克尔强调,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由其决定的时间价值的增加,既使生育率因受到成本约束而下降“当资本装备率以及人均收入增加之时,子女赡养费用将会增加,因为工资水平和花在子女身上的父母时间的价值将随着资本装备率的提高而提高。如果收入增加对出生率的积极影响弱于子女赡养费用增加引起的消极影响,出生率就将下降。”参见[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和宏观行为》,《现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12期;《现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1期。。又导致对劳动质量的投资因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而加速[21]。卢卡斯直接将工业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视作人口转型的原因,“人口变迁必须包含人力资本积累的收益率提高以作为新要素”,“要解释人口变迁中的生育行为,我们需要强调由积累的私人收益率激发的内生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26]。在Galor and Weil看来,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均为技术进步的结果,由此他们将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工业化进程中人口变迁的基本解释变量。“在我们的模型中,父母关注点也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但这不是对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技术进步作出的反应。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不平衡’引发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从而诱使质量替代数量。”[27]

应当肯定,无论是对农业技术进步意义及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研究,还是对人口量质关系转变现象和机制的认识,现有文献是富有较高解释力和一定应用价值的。因而它们构成本文研究的基础。本文的研究试图推进的工作是,与第一类文献不同,我们拟将农村人口转型作为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形成的重要条件加以考虑;与第二类文献的差异在于,我们将关注点转向人口转型的发展含义之一――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面。笔者认为,农村人口量质偏好的转型,将成为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

二、中国农村的人口转型

人口作为资源,涉及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本文所谓的人口转型,即为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的过程。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的一定阶段之前,人口生产长期存在着明显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数量偏好;进入工业化的较高发展阶段,人口生产则开始转向高人力资本积累率和低生育率的质量偏好。大致始自20世纪末期,由于对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参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也开始了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人口转型过程。

进入21世纪,由于农民大规模地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生育率在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呈下降趋势。农村生育率始终低于1.8,2010年农村生育率仅为1.43[28]。生育率下降的结果是农户家庭规模趋于缩小。农村户均人口数从1990年的4.21人下降到2012年的3.06人(见图1)。

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农村人口所拥有的兄弟姐妹数的变化进一步来观察。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2008)数据库记录的农村样本,出生于1950-1970年、1971-1980年和1981-1990年三个不同年代的农村被访问者, 其平均兄弟姐妹数依次为3.95个、2.94个、1.71个(见表1)。平均兄弟姐妹数随着出生年代递减的趋势,再一次表明农村人口生产数量偏好的减弱《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CGSS2008)数据库统计的人口出生年限的下限为1990年。限于数据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村人口的兄弟姐妹数未能反映。

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中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呈递增趋势。1990年,劳均受教育年数仅仅6.20年(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到2012年上升至8.90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22年间受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了约一个教育层级(见表2)。

人口转型的程度可用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作为测度指数。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Q)可定义为人均受教育年限(E)与家庭人口规模(N)之比,即Q=E/N。根据表2所列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和图1表示的户均人口数,可计算出1990-2012年中国农村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指数如图2。图3是分东中西部地区计算的农村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指数。该指数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呈上升趋势,明显表现出在农业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其较西部地区偏大。

总而言之,随着农村人口转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逐渐取代劳动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传统农业生产函数由此逐渐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函数形态;相应地,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也由劳动数量偏向型逐渐演化为物质资本偏向型和包含人力资本在内的广义资本偏向型[31]。

四、人口转型与农业技术进步

关系的经验考察

(一)数据的选择与模型的设定

选择1985-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重庆市的数据并入四川省)。。的面板数据。被解释变量为农业增长指标(农业生产总值YY为以1952年为100计算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增长率)。解释变量包括:农业有效灌溉面积LAND,农业劳动力数量L,表征农业技术水平的农用拖拉机数量M和农用化肥使用量F,以及反映人口转型程度的人口生产质量偏好强度QQ代表人口偏好水平,人口偏好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规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历年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出。

照对农业增长的影响要素,考察土地、劳动力数量、农用机械化程度、化肥施用量分别对农业产值增长的影响。据此,设定模型一如下:

模型一:lnY1=A1+α1lnLAND+β1lnL+δ1lnM+γ1lnF+μ1

为了体现人口转型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模型二和模型三的设定。其中,模型二用来检验人口转型对农用机械使用的影响,模型三用来检验人口转型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两个模型分别设定如下:

模型二:lnM=ε1+α2lnQ+μ

模型三:lnF=ε2+α3lnQ+μ

(二)数据的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为了避免伪回归,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面板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同时为了确定回归方程的效应模型而进行豪斯曼检验。

将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各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说明各变量数据为一阶单整I(1)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对多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的较好的方法是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的基于回归系数的Johanso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拒绝假设“r=0、r≤1、r≤2、r≤3”而接受“r≤4”,说明至多存在四个协整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方程回归残差呈现平稳,对原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较为精确(见表5、表6)。

(三)模型结果分析

1. 技术进步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全国数据模型一的结果中,土地使用面积减少0.43%,农业生产总值增加1%;劳动力数量减少0.34%,农业生产总值增加1%;农用机械化水平提高0.39%,农业生产总值提高1%;化肥施用量提高0.93%,农业生产总值提高1%。全国数据检验可知在现代农业中,土地和劳动力数量已不再是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作为体现技术进步要素的机械动力和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增长起到正向的影响。其中,现阶段化肥的施用量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最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也较大。体现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远大于土地和劳动的产出贡献。

分东、中、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已经对农业增长不再起到积极作用,系数符号皆为负,而西部地区土地的产出弹性为0.12,仍为促进农业增长的影响要素之一,这一点符合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趋势,即东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快,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影响系数分别约为-0.30、-0.16和-0.17,劳动力数量不是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力数量对农业增长的负影响,说明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边际收益极低甚至为负,外流现象更为严重。中部地区也存在这一现象,而东部地区多数农业人口已经转移,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动幅度变小,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也就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代表农业技术水平的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系数分别是:0.51、0.27、0.46和0.41、1.22、0.59,东部地区机械化水平对农业增长影响高于中、西部,中部地区最小,而化肥施用量对中部地区农业增长影响高于东、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影响最小。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的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低于东、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也符合现实状况。

2. 人口转型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全国模型二和模型三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口转型不管是对农用机械的使用还是化肥施用量的影响皆为正向,且较显著。印证了农业人口转型对用来表征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机械水平与化肥使用量,产生的都是积极作用。

从分东、中、西部地区的模型二和模型三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地区人口转型对农业技术进步都起到正向的作用。其中人口转型对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比东、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东部地区人口转型对农业机械水平、化肥使用量影响系数最小,其可能的原因是,东部地区耕地的细碎化程度较高,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技术的作用受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的非农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长远来看,中国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新型要素为载体的,因此,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人口转型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源于其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农业投资有利性机会的积极影响。经验事实表明,人口转型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影响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26]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发展讲座[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6161.

[27]Oded Galor,David N.Weil,Population,Technology and Growth:From the Malthusian Regime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9):806828.

[28]郝娟, 邱长溶。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生育水平的比较分析[J].南方人口,2011,26(5):2733.

[29]刘琦,郭剑雄。人口生产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50(5):109117.

[30]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

[31]郭剑雄。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内生增长: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关系再认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6):7787.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HANG Fan ,GUO Jianxiong*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篇二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发展; 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14-02

The research summarize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Lin Fang

(Fujian Agricultur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350119, China)

Abstrac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heor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human capital, aims to explore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ner?relationship

一、国外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发展

开始思考人的经济价值可以算作是人力资本思想的起源。威廉·配第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提到:“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观点。[1]同时在他的研究中还充分肯定了人的经济价值,并且采用生产成本法测算了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在1676年时,威廉·配第将作战中的弹药、武器和其他军械等物资的损失与人力的损失作了比较,这也被认为是西方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历史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应该是古典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2]他的思想体系成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直接来源。亚当·斯密把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归结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他认为推动和维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是个人的正当动机,让劳动者能够追求自身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亚当·斯密也是最早明确地把人的能力看作是固定资本,把工人技能的增强和提升视为经济进步与经济福利增长的基本动力,他还首次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者技能如何影响个人收入状况和工资结构方面的内容。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作用的确定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产生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在经济增长研究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托马斯·马尔萨斯、弗兰克·拉姆塞和阿林·杨格弗兰克·奈特等,他们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劳动供应、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

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1939)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1946)建立了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同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在多马模型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人口增长率,当人口出现不增长或负增长的现象,则经济就不可能增长。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发展

20世纪50年代由索洛《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l956)和斯旺《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l956)奠定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索洛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变量被看作是给定的外生因素,认为只有当经济增长存在技术进步或人口增长等外生因素时,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增长。索洛的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强调了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但却忽视了人的能动作用;将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设计模型时又将技术进步假设为外生变量而将它排除在外,这就使该理论排除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舒尔茨(1960)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是因为其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之后其又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如《教育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对人投资的思考》,成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3]他明确表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并用收益率法测算了教育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日裔教授乌扎华(又译宫泽。1965)于1965年发表了题为“经济增长总量模型中的最优技术变化”的文章,提出了研究内生增长的另一条思路,即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对经济增长进行解释。由于引入了教育部门这个变量,所以乌扎华模型被称作是最早的人力资本模型。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新经济增长理论,又称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最新理论分支。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罗默的《外部因素、收益递增和无限增长条件下的动态竞争均衡》(1983)一文和卢卡斯的《经济发展机制》(1988)一文的相继发表标志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正式诞生。[4]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作为内生要素存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此后,不断有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研究:如从健康、迁移、教育等方面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从不同国家的实践情况去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用教育经历测量人力资本;用成本法和收益法测算和总结人力资本的优缺点。但综观各位学者观点,都认为对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应是人力资本,其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二、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并尝试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中国人口问题、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以及长期以人口的质量发展代替人口的数量发展等问题(厉以宁, 1980)。90年代中期以后,在人力资本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开始逐渐多起来。

在对我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研究方面,学者多数以国外经济学家建立的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分别影响资本、劳动及技术进步并对这三种资源发挥整合配置作用而促进经济增长(李建民,1999;陆根尧,2004;王金营,2001)。

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有学者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物质资本(张帆,2000;沈利生、朱运法,1999);蔡增正强调教育不仅形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很大(蔡增正,1999);沈坤荣、胡永远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显著的正向作用(沈坤荣,2002,胡永远,2003);高玉喜担心人力资本缺乏会造成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和贫困的恶性循环(高玉喜,2003);杨立岩指出经济的长远增长率和基础知识的长远增长率成正比,决定基础科学知识长远增长率的最终变量为经济体中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杨立岩,2003)。

在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方面,张帆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他采用的是每年净投资累计加总的方法来进行估计的(张帆, 2000);王金营、胡永远用受教育年限法测算了人力资本存量(王金营,2001;胡永远,2003);李玲通过静态指标法算出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李玲,2002);王宇、焦建玲等运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宇、焦建玲,2005)。

对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研究,赵丛敏(2002)、王俊(2004)、边雅静,沈利生(2004)、叶翔,陈小剑(2004)、姜友文(2006)、吴书琦(2003)、于建华(2007)吴晓兰(2005)、李志伟(2006)、张波(2005)、胡子瑜(2005)、李朝晖(2006)、逯进(2006)、韩泽瑜(2007)、周兴(2007)、马红(2007)、邹昆峰(2007)、孙世源(2006)通过研究人力资本存量在不同地区的总量分布,运用生产函数对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数量分析,论述了落后地区、浙江省三个地区、东西部、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江西省、湖北省、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岛市、江西省、广东省、新疆、河南省、山东省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郭志仪(2006)、王鹏(2006)分别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溢模型对我国西北部地区,台湾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孙景祥、王焕祥(2006)则通过构造人力资本的折旧变量,利用联立方程组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计。这些研究成果都给本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研究评析

第一,在古典经济理论发展阶段,虽然都有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萌芽,也意识到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都未能集中地论述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相关问题,没有经济理论对人力资本做一个专门而系统的描述。新古典经济理论发展阶段,没有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内生变量,而是作为外生变量。在新经济理论阶段,采用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克服了前期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缺陷。但对于模型中的“人力资本”,却没有一个测度的统一方法。

第二,国内大多数学者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都是用文字的形式来定性地论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或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及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5]而实际上中国人力资本的存量到底有多少、现状和存在哪些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需要用严谨计量模型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得出更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第三,统计指标、统计资料不完善。从国内学术界研究结果来看,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www.xuewen8.com】济增长之间的研究还尚不够系统,也未针对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分析。而且关于人力资本的统计指标主要局限于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健康状况等,对关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形成方面的研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齐殿伟。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

[2] 王 莉。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管理视界,2007(9).

[3] 邹昆峰。河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7.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相互关系;特点

任何企业的管理和文化都是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负责的内容。所谓文化,就是企业通过指导思想来指引着企业的前进方向;所谓管理,也就是企业用来控制公司业务流程和日常工作规范的细节。这两个部分虽然分管不一样的内容,但都是对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只不过采取了不太一样的形式而已。它们也具有共同的目的:推动和引导企业变得更好、发展更快。

一、文化在企业中有深意

1.1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都会组织形成企业内部成员一并支持和共同坚持的企业理念,这也是企业对于未来和可能性问题出现的考虑,而形成的一种统一的标准和成员需遵守的基本指导信念。这就是我们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如同指导思想,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所有成员的工作态度,凝聚着全体成员对于企业这个集体的热爱,对于其他成员的尊重,对于自己工作态度的端正。一个企业的文化实质上也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其次就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企业日常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最深层的就是企业的核心思想和创建理念,是长期形成的企业文化结晶,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精神力量,它给予全体成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推动着企业的快速成长。

1.2企业文化的特点

为了顺应社会的进步,若要让企业与社会不脱节而长期稳定发展,就要求企业不得不适应发展而不断改变方式,所以企业文化的特点中逃不开时代性。除了上述的时代性之外,我们还很明显的看到,在不同的企业之间,长期以来形成了斑斓缤纷的文化样子,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都是在各自的长期发展之中沉淀出来的,因为每个企业走过的成长之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所沉淀出来的企业文化也肯定有差异,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第二个特点:个性。

二、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工作

2.1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成为核心思想要求企业文化承担了调节企业工作氛围的责任,正确企业文化可以将成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所有人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像这般凝聚力的企业做起事情来肯定是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管着工作者们也得心应手管理工作和管理流程明确简单,都是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企业文化是头号功臣。

2.2企业文化的指导工作

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多年积淀才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所在,它不仅凝聚了所有成员的力量,并且决定了管理方式方法的形成和目标,指导着管理工作的方向,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否合理,企业管理工作极大地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企业只有在正确的指导方向下才能在企业管理中不会误入歧途。

2.3企业文化的约束性

企业文化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股强大的指导力量,它不仅是一种指导更是一种规范,规定着成员们的前进方向和日常行为准则,好的企业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指导上,更加具体到每一个成员的素质和修养,企业文化规定着成员的准则,也约束着他们的行为,这样管理者的工作变得更加的简单而轻松,也是与企业文化的约束力息息相关的。

2.4企业文化的激励性

企业文化是一股先进的力量,是整个企业成员的精神支持,不仅指引着企业的进步,并且还将成员的自我价值看的很重要,激励着每一个成员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是精神支持也是精神力量,正是由于企业文化的激励性才使得企业员工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工作的积极性。

三、通过企业文化的发展带动企业的管理

3.1以人为本

提升企业管理工作和管理能力,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完善。长期以来唯一不变的管理经验就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的完善工作。在发展企业管理之前,最根本的就要从思想上进行企业改革,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力量。先进的企业指导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每一个成员做起,提升企业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精神境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拥护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是每一个成员的使命。

3.2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企业发展基本前提,文化的不断更新,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带来了全新的指导思想,这样给企业管理搭建了良好有利的平台,指引着企业管理工作的先进方向,一个具有先进性的企业管理工作,就会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维持企业的稳定中得心应手。然后企业文化的创新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的进行首先不能抛弃企业自己的发展特点,也不能忘记不断引进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指导思想,给附有自己个性的企业文化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企业文化越来越全面和完整,让企业的管理工作变得国际化,以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和管理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部分,在企业中实质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是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共同发展,才能共同发挥力量促进企业的进步。并且,文化和管理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部分,实质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往往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的竞争力量,企业会借助文化的指导力量实现有效可行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陈镇然。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01:25-26.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篇四

窗外,天空阴沉沉的,犹如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我坐在教室中,手紧紧的揪着衣角,手上冒出了点点细小的汗珠,老师正一脸严肃的发着考卷。一到要考好,一定要考好!我心中默念着。可上帝似乎并没有听到我的请求。当我拿着考卷,回到座位上,打开了那令我期盼又令我害怕的“判决书”一道道血琳琳的红叉,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失去了力量。

天空下起了大雨,房屋上的雨珠,滴落在大地上,勾勒出一阵阵美妙的音符。我望着窗外,于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一路上,雨点不时的从伞上滑落,几滴冰冷的雨珠静静的滑过我的脸颊。

大地依旧被雨点包裹着。回到家后,半掩着的房门隐约透出了点点光亮。我鼓起勇气,推开了房门,拿出了考卷,轻轻放在妈妈的面前。望着那殷红似血的分数张牙舞爪的狞笑着,如同皮鞭狠狠地抽打着我心头的创伤。泪水再一次挤满了眼眶,我不由的低下头,等待着暴风雨的洗礼。过了好久,妈妈一句话也没说,我抬头望了望她,岁月已无情地在她那蜡黄的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迹,两鬓那星星点点的白发在风中舞动。此刻,我竟奇迹的发现,她的嘴角噙着一抹淡淡地微笑,我惊呆了,此刻她竟有如此美丽,似乎又让我找回了力量“孩子,有进步,继续努力。”那温柔的话语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顿时,我泪如涌泉,紧紧的抱住了妈妈,而她,依旧是那抹淡淡的笑。

霎时间,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布满了荆棘,重要的是勇于面对挫折,而不是逃避。妈妈的笑把我人身道路上的荆棘,幻化成我成长的力量,而我之战在起点处。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篇五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年训练实践经验,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我国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从力量素质训练的特点、力量素质训练的作用等角度展开研究,并结合专项特点总结本项目训练相应原则与方法。力求为我国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之借鉴。

关键词 青少年 中长跑 力量素质

一、前言

中长跑是典型的周期性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类项目,其突出特征是高“速度”持续跑的专项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这一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项力量素质和整体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自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设立800m、1500m为田径项目以来,中长跑便作为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载入了田径运动史。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长跑在田径比赛项目、训练方法、技术特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演变。我国中长跑运动员在青少年训练阶段中,主要只重视下肢前群肌肉的力量训练,忽视了下肢后群肌肉力量训练。只单一重视腹肌力量或腰肌力量的发展。而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发展,统计处理表明,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后抛铅球成绩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相当显著,这一练习是发展腰、腹肌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国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要达到世界水平,仅依靠某一种能力特别强是不够的,必须有扎实的专项力量素质为基础。本文认为力量是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扎实的力量训练,是专项基础的稳定的基本条件,是高水平专项训练的保证。

二、分析与讨论

(一)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特点与作用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肌肉的发育落后于骨骼的发育,肌肉纵向的增长快;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少,无氧代谢能量储备不足;呼吸肌弱,呼吸表浅,频率快,呼吸调节机能差;骨骼肌含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坚固性不足;关节面软骨组织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伸展性好,活动范围大,柔韧性好,坚固性差,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

1.青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特点

力量是指人体运动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表现形式包括最大力量、爆发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青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青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青少年肌肉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因此我国在青少年力量练习中,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方式,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青少年力量素质训练作用

中长跑项目力量素质训练的作用有别于短距离跑项目:(1)发展中长跑需要的一般力量:改善中长跑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2)发展中长跑需要的力量耐力:适合多种中长跑比赛距离的臂、腿力量耐力。(3)速度力量:发展速度力量,对于中跑运动员尤其重要。力量训练的目的是为速度和耐力打好基础,良好的力量素质(尤其是爆发力素质)是发展速度与力量耐力的前提,因此中长跑运动员应重视力量的训练。并结合青少年以及中长跑专项的特点,在保证体重不增加或少增加的情况下提高运动员的相对力量。

(二)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训练学理论把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量、专项力量和力量耐力五种性质的力量,。青少年时期骨胳肌肉正是发育时期,由于青少年运动员骨骼的化学成分中有机质多,弹性好,可塑性大,易变形,力量和坚固性较差,因此在训练中负荷量不易过重,同时由于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为适应骨骼的增长,肌肉必然要向长发展,因此肌纤维比较细长,横断面较小,故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所以在进行少年力量训练时,必须充分考虑此时期的生理特点,合理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切不可成人化,以便影响他们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青少年最大力量及其训练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抵抗无法克服的阻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最大力值。最大力量取决于传人肌肉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和频率,取决于肌肉收缩的内协调和关节角度的变化,改善和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有2种途径:(1)依靠改善肌肉的内协调和肌肉间协调来增加力量;(2)依靠肌肉体积的增大来增加力量。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的力量一般只能采取用第1种途径来发展,在进行最大力量训练时肌肉收缩一次只有50%一60%的肌纤维参与工作。通过最大力量的40%一50%负荷力量练习,逐步加快动作频率,同时逐步增加重复次数,就可能大大提高肌肉纤维参加工作的数量,同时既提高了肌肉的协调性,又不增加肌肉的重量,对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是非常有益的。

2.青少年爆发力量及其训练

爆发力量是指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肌肉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发展爆发力量对中长跑运动员是非常需要的。爆发力量有利于运动员反应速度的改善,有利于整体速度力量水平的提高,由于青少年本身力量比较差,对于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爆发力训练,一般多采用最大力量的70%一90%的重量练习,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完成动作,其用力结构与专项技术用力结构一致效果更好。如果采用跟成年组训练一样的方法,第一、影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第二、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虽然会有明显进步,但是无法保持太久或者上升空间不会很大。

3.青少年速度力量及其训练

速度力量是指运动员肌肉收缩的力量与收缩的速度综合到一起的特殊力量,又是中长跑运动员需要而不可缺少的力量。在中长跑比赛中,速度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800m-1500m跑运动员具有出色的腿部力量和良好的肌肉耐力,5000m-10000m运动员具有良好力量和理想的肌肉耐力。对于中长跑项目来说,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是保证。强调在有氧代谢训练后有氧与无氧混合训练,最后进行ATP-CP和无氧糖酵解代谢为主的大强度速度力量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各种系统的供给能力,提高能量输出功率和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的速度力量能力,是当今中长跑训练的主流。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速度力量,一般多采用最大力量的30%-50%,逐步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逐步增加练习次数和组数,这既有利于爆发力量的改善,又利于速度力量耐力的改善,更有利于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我国目前所采用方法一般为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例如:负重快速挺举、利用橡皮胶带的快速摆腿、摆臂练习、短距离快节奏跳跃练习等)中长跑项目对速度的要求较高,那么中跑项目对速度的要求更高。而速度力量对速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速度力量的训练。

4.青少年力量耐力及其训练

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克服外部阻力时肌肉连续工作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发展力量耐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强肌肉中毛血管的数量和肌红蛋白的含量,改进输氧功能,提高糖酵解的能力和增大运动员承受最大氧债的能力。力量耐力虽然与速度项目和力量项目有一定的关系,应用最多的是耐力项目。在训练实践中,多采用克服体重来完成的,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负重越野跑,负重的最大值不得超过体重浮动参数――即运动员一个年度内的最大体重和最小体重之差值。(2)长时间连续跳跑练习。要求保持动作的快频率、快节奏、逐步增加跳的距离。(3)综合力量练习。例:高抬腿跑―后蹬腿跑―跨步跑―单足跳―屈膝(触胸)双足跳―蛙跳―单或双脚跳绳等。(4)跳台阶练习。(5)举重。

肌肉耐力转化期为6周,每周安排2次,每次课持续40min~60min。主要发展运动员原动肌肌肉(力量)耐力,采用循环法或间歇法,负荷强度为30%~50%1RM,每组重复40~60次,或4min~10min。每个练习完成1~2组,组间休息1min~2min,动作连贯,节奏平稳,重复完成。肌肉耐力转化期主要手段有:提铃至胸、俯背起、仰卧两头起、负重提膝、腿弯举、半蹲、负重后蹬、提踵、低强度跳跃练习。

5.青少年专项力量及其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肌肉专项力量训练应考虑三个方面。第一,发展哪一种性质的力量,例如,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是发展快速力量还是力量耐力等。第二,发展什么部位的力量,例如,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是发展大腿前、后肌群力量、腰部肌群和上臂肌群力量等。中长跑运动员所需要的是爆发力、快速力量的耐久力和神经控制肌肉迅速收缩与放松交替的能力。由于力量素质差,就限制了他们专项成绩的提高。同时力量素质的好坏决定了腿的后蹬技术。我国中长跑运动员腿的后蹬技术在最后400m出现后蹬无力、后蹬与摆臂脱节等问题都与力量训练有关。腿的后蹬效果取决于髋膝的伸肌和屈足肌的快速收缩力量。第三,特别重视速度力量训练的后效应。大量的速度力量训练会对运动员支撑器官的机能状态和专项速度力量训练水平产生暂时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速度力量对专项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但速度力量的集中强化训练一般不能超过12周,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这应该引起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一)要培养高水平的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坚持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打好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够在成年时期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

(二)根据当今中长跑运动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必须突出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的专项素质训练,才能取得最好的运动训练效果。

(三)身体素质训练要和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

(四)制定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标准、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标准,为教练员明确训练方向、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规划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闫子龙,曾泽东。论中长跑运动员力量和耐力训练的关系[J].体育学院学报。2003, 22(1):41-4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91-227.

[3] 杜林英。论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体育与科学。2003,24(3):45-46.

[4]陈文胜,张建新。浅析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J].体育科技。2004,25(3):24-25.

[5] 王志安。中外男子中长跑运动水平发展态势的对比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1999,(3):1-5.

[6] 刘希友,宋文民,毕道远。论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其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99,(3)34-35.

成长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篇六

关键词: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SVAR

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及社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其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如D.W.Jorgenson&B.M.Fraumeni(1992),TomKrebs(2003),杨建芳等(2006),刘长生、简玉峰(2009)等。然而,在追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单纯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免显得单薄。本文重点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同社会生产效率改进之间的动态关系。

国内学者许和连、亓朋、祝树金(2006)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李志俊、郭剑雄(2007)分析发现,1995年以后农业技术效率低下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瓶颈,而改变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是提升农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提高技术效率的重要途径。

国外学者Huffman(1985)认为教育是一种提升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锻炼过程,而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在一个变化中的经济和物质环境下做出决策所必须的。S.E.Stefanou&SwatiSaxena(1988)提出一个包含直接影响效率水平的人力资本因素的无边界利润函数方法估计配置效率,并将其运用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奶制品市场,结果显示教育和经验都对效率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通过优化教育和经验的组合配置,相对效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M.M.Salinas-Jimenezet.(2006)采用生产边界分析方法,将欧洲1980-1997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结果表明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欧洲经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现有文献都只是局限于人力资本水平本身同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对于人力资本水平积累自身的形成路径与深化显然还分析不够。

理论模型

本文在Lucas(1988)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加入政府教育投资因素,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政府教育投资对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传导机制。

(1)

其中,Y代表社会总产出;A为全要素生产率;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为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假设,人力资本是全社会财政教育投资等因素的函数,函数设定成指数形式,其中η0为常数。

(2)

将(2)式代入(1)式,则最终的社会生产函数形式可以写成:

(3)

根据Solow()的社会生产效率推导过程,可以得到:

(4)

其中:和分别表示生产技术或技术进步、产出、实物资本、劳动力、单位人力资本、教育投入规模,以及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非教育因素的增长率。、、、、、、分别为各自对时间t的导数,表示变量的时间变化度。最后将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表示为:(5)

指标、数据与技术方法

(一)数据与指标选取

本文的计量分析基于我国1979-2008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除特殊说明以外,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所有的绝对量数据均采用1979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进行消胀处理。文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tfpch)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得到,为当年社会生产效率相对于上一年度的环比增长指数。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以社会年度劳动投入(本文年度三大产业社会从业总人数,以年初从业人数和年末从业人数的平均值计算得到。),资本存量为投入变量,本文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度量,其基本公式如下:,其中和为第t年合第t-1年的资本存量,为资本折旧率,为第t年净投资量。对资本存量测度关键在于确定四个变量:基年资本存量、资本折旧率、当年净投资和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本文以1978年为基年,其数据来源于孙敬水、董亚娟(2007)。将每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通过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折算到基年作为当年净投资量,资本折现率为王小鲁(2000)给出的5%。;以年度不变价生产总值为产出,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求解得到,各变量都进行对数化处理。

预算内各项财政支出的规模大小,代表政府对社会该方面事务支持的力度。本文财政教育支出指标采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统计口径,未包括教育费附加。笔者认为,这种规范性的确切的统计口径能够保证文章分析结论的可信度。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笔者采用Barro&Lee(1993,1996,2000)提出的受教育年限法,该方法先将劳动力分类,然后按照不同类别人力资本的人数和不同权重,对其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总的人力资本存量。此方法计算简明扼要,而且数据具有可得性和精确性,不足之处在于其忽略了知识积累效应。但是通过比较所有计算人力资本方法的优缺点,使用“受教育年限法”计算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其他方法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估计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我国既有的统计数据特点,采用以下公式计算:Ht=htlt,其中ht表示第t年年末的平均受教育年限,lt表示第t年年末的从业人员数。为了反映该年度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量情况,采用Humant=Ht-Ht-1的方法计算得出第t年度人力资本的社会积累增量。

(二)技术方法

简化形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构,它仅仅是总结数据动态特征的一个工具,如果不考虑特定的结构,就很难理解这种简化形式的VAR模型(Cooley&LeRoy,1985)。同时,VAR模型中变量间的当期关系被隐藏在误差项相关关系结构中,并存在参数过多问题,Sims(1980,1986)、Ber-nanke(1986)、Shapiro&Watson(1988)提出结构向量自回归的SVAR模型,在包含变量之间当期关系的同时,通过对参数空间施加约束条件减少所估计的参数。对这类模型的识别主要集中在残差系统,残差系统可以解释为外生冲击或者外生冲击的线性组合。本文建立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的三元AB-型的SVAR(3)模型,它既反映内生变量之间的同期关系,又可以反映模型系统对独立随机扰动ut冲击的响应,模型形式如下:

,t=1,2,...,T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为:

(i=1,2,3)

Educatt、Humant和TFPcht分别表示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序列,ε1t、ε2t和ε3t分别是作用在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增长指数上的结构式冲击,即结构扰动项,εt为协方差为单位矩阵的随机向量。

实证结果分析

建立SVAR模型前,首先对年度数据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效率进步均为一阶差分平稳,需要对模型包含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来验证模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下各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各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被估计的VAR模型所有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所以整个模型是稳定的。

模型中有3个内生变量,需要施加k(k-1)/2=3个约束才能使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根据经济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作出如下的三个假设,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

当期的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本期的教育财政支出无直接影响,即:b13=0;

当期的社会生产效率对本期的人力资本积累无影响,即:b23=0;

关于当期政府财政教育支出转化成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假定,假定激励系数为2.9108,本文采用我国1981-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得形成弹性进行测度,为了避免大多数时间序列分析中都存在的序列相关性问题,加入滞后项得到:dlnhuman=-0.3044+2.9108dlneducat-0.4402AR(1),R2=0.8430,DW值=2.0818,模型中各变量都显著地通过检验。,即b21=2.9108。

在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下,本文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方法(FIML)估计得到SVAR模型所有未知参数,从而得到矩阵及和的线性组合估计结果:

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对财政教育支出,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财政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积累冲击的响应轨迹。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基于SVAR模型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改进的脉冲响应轨迹。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纵坐标表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

图1反映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冲击的响应,模型中冲击效应在13期以内冲击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冲击的效应也是波动的,而并非正向或者负向的单一效应。表明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状况下,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并不能稳定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图2是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冲击的响应,同样模型中的冲击效应在前期表现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冲击效应减弱。在前四期内,冲击响应迅速的从负效应转变为正的效应,并在后期迅速收敛。方差分解通过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分析各个变量对系统的影响大小,方差分解的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是带来其自身波动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其自身的贡献程度逐渐减小;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的冲击对生产效率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贡献程度远大于由财政教育支出所带来的贡献。结合人力资本增加的方差分解结果,即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其自身的冲击作用非常显著,同时,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具有重要的冲击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财政教育支出更多的是通过形成人力资本的形式,并最终由人力资本激励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改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财政教育支出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作用,同时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是带来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只具有短时期内的激励效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励效应迅速衰减,同时冲击的效应也是波动的,非完全有效。因此,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并不能稳定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冲击的响应,同样在前期表现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冲击效应减弱。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冲击只具有短期的激励效应,并且这种激励性具有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该扩大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实现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技术改进;此外,政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激励,进而实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5)

2.Barro.,Robert.JandJong-WhaLee.InternationalDataonEducationalAttainment:UpdatesandImplications[J].Center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ing,200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