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职业培训 > 公务员

公务员

贵州走到中央最大的官(贵州苏振华官至副国级)

贵州走到中央最大的官(贵州苏振华官至副国级)

百余年前的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统治,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令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了苦难和折磨。但令人庆幸的是,还有一群奋发图强的青年人,他们为了振民于危难之中,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毅然决然地走上革命的道路。

这群革命者之中,有相当一部份都是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经过革命这个大熔炉的淬炼,日后都成为了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开国上将苏振华便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位。

贫苦农民出身的苏振华,6岁开始就给地主放牛,14岁当儿童团长,18岁参加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25岁就当上了红军政委,日后更是成为了最会打仗的政委,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

建国后,苏振华的成就更大,他是贵州省第一任省委书记,担任过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海军政委,中央军委秘书长、常委,上海市委书记,开国上将,65岁官至副国级,是中国海军的创建者和奠基人。那么,苏振华是怎样完成他从放牛娃到开国将军的人生传奇呢?

1912年6月2日,苏振华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墩戴家铺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众多孩子中排行第七,大字不识一个的父母便为其取名为苏七生。

苏振华祖上几代都是三无(无田地、房产、财产)农民,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和打长工、短工谋生,尽管父母累死累活,也无法养活一家人,所以常常过着食不果腹的苦难日子。后来父亲和祖母又相继病逝,使得这个原本就贫困交加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混口饭吃而不至于饿死,6岁的苏振华就去地主家放牛割草、上山打柴,不但得不到工钱,还稍有不如意就遭到毒打和谩骂,劳累了一整天,经常还不给饭吃,受尽了欺凌和压榨。

这一段痛苦的经历让苏振华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早早在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推翻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让劳苦大众都过上好日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毛泽东在湖南各地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平江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共产党员,自此,平江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革命形势异常高涨。

在北伐战争中,苏振华的五哥在跟随北伐军攻打南昌城时,不幸战死。闻此噩耗,苏振华十分悲痛,时年14岁的他决定化悲痛为力量,立志要为哥哥报仇雪恨。他扛起红缨枪与儿童团们一起,站岗放哨,捉拿土豪劣绅,维护地方秩序,很快就成为了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湖南也发生了“马日事变”,平江的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革命彻底失败,革命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苏振华丝毫也不害怕,没有武器,他拿起梭镖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少年先锋队,跟随彭老总参加了著名的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一结束,年仅16岁的苏振火急火燎地找到红5军军长彭老总,强烈要求参加红军,由于年龄不够没有得到批准,没有气馁的他回乡后参加了赤卫队,继续干革命。17岁时,他参加了我党领导的秘密游击队,由于表现突出,很快加入了共青团,思想也开始成熟起来。

1930年,18岁的苏振华带领38名少先队员去参加红军,彭老总亲自接待了他们。彭老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苏七生”。彭老总说“已经是红军战士了,取个新名字吧!”便给他改名为苏振华,寓意:振兴中华。此后,这个名字便伴随他终生。

就这样,苏振华如愿成为了红3军团的一名红军战士,从此以后,跟随彭老总的部队南征北战,开始了他辉煌的军旅生涯。由于苏振华作战勇敢,很快就当选为连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在攻打长沙的战役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很快被转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从政旅程。

入党后,苏振华跟随彭老总上了井冈山。由于他越战越勇,打起仗仗来常常是不要命地往前冲,有胆有谋,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不可多得的战将,立下战功无数,深受上级领导的欣赏和器重。

随着战功的不断累积,苏振华的职位也不断得到提升,从排长、连指导员、师团政委等职,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因在战斗中不畏生死,敢冲敢杀,负伤不下火线,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授予了红星勋章。

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北上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苏振华也随军长征。在长征途中,苏振华率领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在湘江边与敌人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血战,机智果断地顽强阻击了敌人的猖狂进攻,成功掩护了中央纵队和后卫部队安全渡过湘江,有力地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消灭中央红军于湘江边的计谋。

之后,苏振华又率部参加了奇袭娄山关、激战老鸭山、攻占遵义等众多有关红军生死存亡的大型战役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央红军冲破蒋介石精心布下的天罗地网,摆脱陷阱,成功抵达陕北作出了不朽功勋。

紧接着,他又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等战役,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站稳脚,建立延安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突出贡献。1936年,苏振华进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开始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和军事知识,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被毛泽东称为“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抗日战争时期,苏振华担任抗大大队长,为抗日前线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干部。后又率领部分学员深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一边打仗,一边教学,活学活用。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抗战指挥员和政工干部。

1940年,苏振华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政委兼鲁西军区政委,参与指挥了潘溪渡战斗。后又担任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政委,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组织领导冀鲁豫边区军民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打败了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在此期间,他根据实际战斗经验,研究和总结出了曹楼、倪庄、刘岗3个村以百余人的武装,同日军的“囚笼政策”坚持斗争,以及冀鲁豫军区小部队分散活动的成功经验。

抗战后期,苏振华积极扩兵、整军,认真总结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的经验,领导广大军民以突袭、伏击等多种战略战术,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斗争,强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多次残酷扫荡和蚕食、以及“铁壁合围”计划,为巩固和扩大平原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苏振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委,率部参加了邯郸战役。在此次战役中,他率部在临漳地区与3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经过6天5夜的血战之后,终于取得大捷,有力地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和军区主力的集结。

之后他又兼任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长途跋涉千余里参加巨金鱼战役。尤其是在西台集战斗中,他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亲临前线指挥,一举歼灭了敌整编68师主力4000余人,受到了通令嘉奖,增长了解放军作战士气。

在鲁西南战役中,苏振华率部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仅花一天时间就攻克了郓城,一举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1个纵队单独攻坚、围歼敌人1个师又2个旅的经典战役。随后,他又率军参加了宛东战役、豫东战役、郑州战役等战役。

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部顽强阻击国民党军北援徐州。在围剿黄维兵团的战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16000多人的辉煌战绩,为打赢淮海战役这场硬仗作出了突出贡献。

之后,苏振华担任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政委,率部参加渡江战役后一路所向披靡向浙赣线挺进,攻占了衢州,先后解放了景德镇、上饶等20多座城镇。然后,苏振华又挥师西南,执行战略大迂回任务,一举解放贵阳。

贵州解放后,苏振华被任命为贵州军区政委、司令员、贵州省委书记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成为了贵州省的开国第一任省委书记,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集党政军一肩挑,领导贵州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武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

建国之初的贵州,虽然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但仍然暗流涌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盘踞着大量的土匪武装,和蒋介石潜伏的特务组织和残余势力,他们隐藏在深山和人民之间伺机进行暗杀和破坏活动,企图摧毁新生的人民政权。

苏振华深刻地认识到,敌情和匪患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贵州省剿匪指挥部,在全省各地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结成一张人民的天罗地网,很快就将全省范围内的土匪武装、国民党特务和残余势力剿灭干净,共歼灭敌特组织、反动武装、土匪武装多达27万余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想在贵州深山建立游击队的幻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给贵州人民创造了一个安详和平的社会环境。

面对贵州省人才奇缺的状况,苏振华立即着手领导人才选拔和培训工作,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要做自己的官。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到1952年的时候,从省委至各地选拔了30多万根正苗红的农村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充实到各级机构中,使得昔日受尽苦难的贫苦百姓,成为了新中国当家作主的“父母官”,振奋人心。

久经战乱的贵州,破败不堪,穷困潦倒,百废待兴。剿匪清霸工作完成后,又有了一支强劲的干部队伍,下一步,苏振华便开始下大力气治理贵州的贫穷,亟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他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进行土地改革,使得每一位农民都有土地可种和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并赋予农民灵活多样的责任制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快获得了农业大丰收,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

憨厚朴素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好的政策之后,种粮的积极性被彻底激发出来了,贵州的粮食生产年年增产,到1954时,贵州不仅实现了吃粮自给自足,而且还外调余粮达到4.3亿斤,使得贵州吃粮靠外省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苏振华功不可没,是贵州人民的大恩人。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苏振华也十分重视贵州省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他根据贵州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找到了一条适合贵州工业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如重点投资茅台产业,加大力度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主政下,贵州人民改善生活水平,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深受贵州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被贵州人民亲切地称为“好书记”。

中国海军起步晚,基础薄弱,常常遭到敌人的海上封锁,毛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我们的海军要使敌人害怕。”随后,周总理指定苏振华出任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组长,毛主席钦点他出任海军政委,承担起建设强大海军的重任。

苏振华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他带头学习海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主持组建了六个海军研究所,设立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建立舰艇研究院,将原来二三百人的科研队伍,扩大到了一万余人。

尤其是在他主持研制核潜艇期间,正是国家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中苏交恶,苏联不再提供核潜艇技术和专家之际,以及特殊年代。在外有苏联施压,内有天灾人祸的状况下,他力主自力更生,集中财力、物力,使得研制核潜艇、导弹驱逐舰、护卫航等工作都没有被耽搁,到70年代时,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成功下水,导弹驱逐舰也研制成功。

在他的主持下,海军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对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时,他还参与指挥了西沙群岛的自卫反击战,充分展示了人民海军的巨大威力。

“文革”结束后,苏振华临危受命,再次扛起大任,出任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委书记一职。他立即开展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落实老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带领广大军民迅速稳定了上海局势,使上海的经济建设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了上海人民的好书记。

1979年2月7日,苏振华不幸病逝于北京,终年67岁。纵观苏振华的一生,农民子弟出身,曾过着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儿时连学堂门都没有进过,但他却有一颗敢于向命运挑战,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雄心壮志。

正是这种远大的理想,驱逐他奋勇前进在布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上,从一个受尽苦难的放牛娃,一跃而成为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上将,战功赫赫的革命元勋。建国后,更是发挥了他巨大的从政潜能,离开心爱的部队,投身祖国的经济建设,再现人生的辉煌,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巨大功臣。

相关问答

热门公务员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