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初中

初中

自相矛盾出自什么典故(自相矛盾的意思)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翻译:

集市上有个卖兵器的楚国人,他既卖矛又卖盾。

他举起手中的盾吹嘘说:“我的盾坚硬无比,无论多么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接着又举起另一只手中的矛吹嘘道:“我的矛锋利异常,无论多么坚硬的东西都能刺透。”

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觉得好笑,便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结果会怎样呢?”

卖兵器的人被问的张口结舌,不知怎样回答。刺不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所以自相矛盾的意思后引喻为: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