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初中

初中

秋天的怀念写作背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笔记)

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鼓励了无数的人。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活得很苦的母亲。史铁生26岁时,也就是他双腿瘫痪的第6个年头,她便因肝病去世,当时才49岁。母亲的早逝,让史铁生感到了母爱的珍贵与厚重。后来,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对“母爱”这个话题,史铁生一直是笔耕不辍的。他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他对母爱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课文详细批注

问题探究


一、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答:①提议看菊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②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重游北海以唤起“我”美好的记忆,使“我”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二、结合全文,理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中两个“艰难”的不同含义。

答:第一个“艰难”:呼吸困难(病重、呼吸极不顺畅)。第二个“艰难”承受着自己身患绝症的痛苦,用自己全部的爱甚至生命去唤醒儿子重生的过程的艰辛,牵挂着未成年的女儿。

三、探究三次“看花”在文章结构以及表现“我”生活态度方面的作用,写出你的发现。

①“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看花。

②“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我”看菊花。

③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答:看花”为本文中心事件,也是叙述线索,将作品内容贯穿为有机整体。三次“看花”反映了“我”的生活态度从绝望而暴怒无常到产生希望而面对现实,再到热爱生活,渴望创造美好人生的变化过程。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