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初中

初中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失败给什么教训)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失败给什么教训)

又是一年10月10,又是一个辛亥革命爆发的纪念日。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又想扒拉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辛亥革命最后成功的不彻底(袁世凯窃取果实)?如果把问题延伸一下,就是为什么从辛亥革命、护法运动、二次革命等等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后都失败了?

如果按照历史教科书的答复,叫中国没有庞大的资产阶级群众,革命党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以及最后总结一句资产阶级革命不适合中国。

这些结论,你不能说它不对,因为确实都是最后的结果。可单从逻辑上来说,教科书上给出的答案,多少是把结果当原因来解释,整了个因果倒置、"历史必然"的答复。

如果你对清末的经济概括有个了解,尤其是新政之后的情况,就会发现1911年大清的大城市里已经有数量非常庞大资产阶级群众,其规模足以支持一场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经历了橡胶股灾之后,对清政府不满的资产持有者那是比比皆是,像四川保路运动那样的维权暴动再往后会只多不少。

也就是说革命群众基础不足这事还真有点牵强,毕竟人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地方上的主力也是农民军。

那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讲道理,在这点上中国和法棍还真像。

在上一篇文章里面,我说过法国大革命的曲折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最大公约数,革命党之间没有共同底线,仅有的共识是夺取政权,至于后面的路子怎么走,那是各有各的天马行空。大家都太有理想了,这怎么找得到共识呢?

而在这一点上,清末的中国和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实在是太像了。如何革命,建立一个怎样的政权,实际上在同盟会内部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意思,革命发生的首选地点应当是广东沿海地区,因为可以方便获得海外华侨的物资援助。

但这一点在湖南湖北籍的同盟会会员看来却是一种错误的乡土情怀。于是以宋教仁、谭人凤为首的同盟会成员于1911年7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长江流域的革命事业。虽然也叫同盟会,但其实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的革命组织。

而负责发动武昌起义的文学社和共进会虽然也是出自于同盟会,但本着听宣不听调的原则,其实也是独立的革命团体。

革命党四分五裂,大清这边也不消停。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有感于地方督扶实力过大,经常对中央置之不理(甲午战争和庚子国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脚下怎么能允许地方汉官作威作福呢,汉人怎可不听旗人指挥呢,索性大笔一挥,收权!

听话的乖乖听话,不听话的直接换人。载沣这一手牌打得很漂亮,如果在一个和平年代,大清绝对可以再继续苟个十几年。可如今国内革命气息浓厚,载沣的这一波操作,直接埋下了一个大隐患——兵不识将。

负责训练新军的那一批督扶,大都要么裁撤,要么调任,这一下子就让新军和地方督扶之间的关系生疏了。新督扶指挥不动老兵,这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更何况这还是一群有思想的兵。

有感于就团练和绿营军兵员素质太差,在训练新军的时候,各地督扶有意向的招揽了很多知识分子,尤其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换言之,他们是见过民主共和的。有知识,有思想,有血性,那再面对腐朽时,他们是会有革命潜力的的。如果有一个慧眼识珠的好上级管着,或许他们还会安分一些,但现在已经没有人来阻止他们汲取革命精神的养分了。

地方军已经隐隐失控了,那总还有中央军主局吧。很遗憾,中央军的大boss是狼子野心的袁世凯。更遗憾的是,袁世凯和载沣,生死冤家。

所以当大革命爆发的时候,袁世凯告诉冯国璋,"慢慢走,等等看"。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大清和革命党两滩都是浑水,只不过革命党还有一个清醒的目标,那就是革了大清的命。

1911年6月,为了拯救上海橡胶股灾带来的一系列连锁经济危机,清政府决定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这一举动引起了四川人民的暴动抗议。为了镇压川民起义,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一度造成湖北空虚。共进会趁机发动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

心态爆炸的载沣急命北洋军、禁卫军和萨镇冰的海军围剿革命军。但让他郁闷的是,平叛大军各怀鬼胎——北洋军深谙狡兔死,走狗烹,老大不让动我不动的原则,在前线摸鱼;萨镇冰表示平时不烧香,临阵抱佛脚,老子才不给你卖命;禁卫军觉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汉人作乱,我们跟革命党拼光了谁保大清啊。索性三方就各种拖沓,一直拖到湖北军政府站稳了脚,拖到15省新军响应起义。大清真的熬不住了。

革命来势汹汹,整个中国都为之沸腾。但在这样空前的新军革命之下,确实四分五裂的各自为战。自始至终,松散的同盟会都没能做到有效的整合全国的起义新军。说简单点就是同盟会几乎没有自己的坚实力量,各地义军和它充其量只是有短期一致目标的合作。

这样的短板所带来的问题在革命后期和民国初期建设上显露的淋漓尽致。在商议如何组建新政府,国家的路线怎么走时,革命党内部出现了和法国大革命成功后,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为谁来执政、如何执政而大打出手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奉行一个怎样的政治理念。

首先是同盟会内部,对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政治设想,很多会内大佬并不认可,认为孙中山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建立强人政治,寄希望于一个手腕强硬的领袖来带领共和建设。各地的新军军官则主张成立军政府,让军人来管理各个地方。几方为这个问题争执不下,就给了对面袁世凯一个可乘之机。

嗅到政治利益的袁世凯提出可以承认共和体制,但前提是自己做大总统。关于这一点上,同盟会诸多元老表示坚决反对(尤其是黄兴),但是出身于新军派系的蔡锷等人表示赞同,他们认为袁世凯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强人"。

眼看同盟会这边人心难齐,北洋军又咄咄逼人。孙中山心系共和大业,表示愿意做出让步,可以让袁世凯当这个总统,只要他承认并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就这样,南北双方达成共识,溥仪顺利退位,清朝结束了对中国大地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成了大总统。

但北洋和革命党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临时的妥协只是为了阶段性的目标胜利。革命党不信任袁世凯,认为必须想办法用制度把袁的权力关在笼子里;袁世凯也不相信革命党,戎马一生的他觉不相信昨天还跟自己生死对决的敌人今天就能和平共事。

革命党的招数是让袁世凯来南京就职,袁世凯就在北京伪造兵变引起动荡让自己走不开。孙中山和宋教仁一看既然你不过来,那我们就想办法到你那整你。于是抛弃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转而采用法国的总统议会制,用试图用多数党占优势的国会锁死袁世凯。

秉持着这个念头,宋教仁着手成立了国民党,并在1913年的国会选举中战胜了梁启超的进步党。恼羞成怒的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直接撕开了革命党的法律封锁。并向列强借款军用,准备南下一举消灭碍事的革命党。

愤怒的孙中山着手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的内部分裂却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各省的国民党成员并不在少数,但响应者只有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浙江朱瑞、云南蔡锷宣布中立。其他人则是冷眼观望。

整个作战过程只有一个多月,二次革命便失败了。

诚然如教科书所言,辛亥革命以及后面二次革命的失败,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己坚实的革命力量。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这个意思。但从辛亥革命的规模上来看,不难发现革命力量笔笔皆是,枪杆子的数量绝对是够了,但是握枪的人却是各有各的想法。如果革命不能达成一个思想底线的统一和让步,仅仅是为了革命而革命,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带了更大的混乱。

如毛主席所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前提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共产党内还能做到上下一心。回看辛亥革命期间,人心离散的同盟会仅仅是煽动了各省的新军革命,却做不到有效统一领导,让革命如当时的社会一样继续出在一个碎片化状态,那么这样的革命注定是失败的。

相关问答

热门初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