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初中

初中

成语小人得志的具体含义(小人得志具有什么褒贬含义)

成语小人得志的具体含义(小人得志具有什么褒贬含义)

小人者,人格卑下之人。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不乏小人的存在。最近读了晚唐李德裕之《小人论》,恰如醍醐灌顶,不由得想于此闲侃两句。

世间小人虽行事各异,终不脱趋炎附势,反复无常,口蜜腹剑,播弄是非,以德报怨,背信忘义等行径。无论怎样善于伪装,终不免被人识破。然,生活中,我们往往虽知其为小人,终因宅心仁厚而对其疏于防范以致深受其害。

令人纠结的是,古往今来,从不乏小人得志者,缘何?首先,小人欲得志之愿望比君子强烈。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而小人为了摆脱穷困,会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削尖脑袋攀龙附凤,为了能够上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其次,小人最擅长的就是溜须逢迎,小人大多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对居于尊位有势者总是能准确地揣度其心思,投其所好。且忘恩负义的小人崇尚的是“有奶便是娘”的处世哲学,他们不会为情所困为义所累,如此,在官本位的社会里,小人得志的机率肯定比君子高。因君子纯憨,小人机敏;故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小人得志便猖狂。小人因丧失了廉耻、礼义、诚信、以及良心道德,他们行事就没有常态可寻,当他们得势时,便会更加地猖狂行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残害忠良的小人。如“指鹿为马”的赵高,唐朝酷吏来俊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了岳飞的秦桧、万俟卨等。他们行事阴险,手段毒辣,他们最终成为残害忠良,祸乱朝纲的民族败类,受万世憎恶唾弃。现如今的得势小人,他们会将他们所认为的,有可能阻碍其爬升的人狠踩在脚下,不惜翻云覆雨,极尽挑拨陷害之能事。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小人并非庸蠢之辈,他们往往很有才,惟其如此才更为可怕。司马光曾说道:“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所以小人得志而为恶者,防不胜防矣!

虽然我们觉得自己一向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但有时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在无意间得罪了小人。这样我们就需要警醒,以提防小人的挟怨报复。正如李德裕《小人论》中所述:“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之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背本忘义,抑又次之。便辟者,疏远之,则无患矣;翻覆者,不信之,则无忧矣;惟以怨报德者,不可预防,此所谓小人之甚者也。背本者,虽不害人,亦不知感。昔伤蛇傅药而能报,飞鸮食葚而怀音,以怨报德者,不及伤蛇远矣;背本忘义者,不及飞鸮远矣。”

以怨报德的小人,具虎狼蛇蝎之心,心思恶毒,行为皆为阴险之术;但偏又巧言令色,有迷惑大众的手段。这样的小人,一定要早予发现,绝其祸患。这样的小人,见利忘义,趋炎附势,决不可以仁厚待之。

其实,我历来以为,对待小人,不能以恶制恶,更不能纵容其为所欲为,若有能力劝其向善,改变小人行径则为善之善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小人得志,小人猖狂。我们唯有敬鬼神而远之。但我们始终坚信,邪不胜正,古往今来,小人终归不会有好下场。如此看来,小人,何足惧哉!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