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中

高中

尼克松访华为什么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整个过程


尼克松访华为什么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尼克松访华的整个过程

1972年2月21日,第37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搭乘空军一号降落在北京。

随行的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同我以前的几次访问唯一不同之处是,现代化停机楼前的一根旗杆上,这次有一面孤单的美国国旗在飘扬。”

尼克松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他当天下午4点约定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面。但随访的美国记者在大会堂门前苦等很久,也一直不见他的身影。记者们纷纷猜测:什么事情比与周恩来会面更重要?

此时,“蹲点”在中南海新华门外的几个其他国家的记者却捕捉到了一条爆炸新闻

原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江承宗:常驻记者很精明,他们知道尼克松要见毛泽东,不会是毛泽东跑到钓鱼台去,一定是在中南海。所以尼克松一到北京他们就派人在中南海的新华门门口盯着。到下午什么时候,尼克松车队进新华门,他们不知道是哪个,但肯定是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总统

原来,就在周恩来与尼克松在钓鱼台分开之后,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基辛格闯进了尼克松的房间,报告说毛泽东要会见他,而且是马上就去。

很快,尼克松被带进了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所。

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纪事

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

尼克松在日记中回忆:“我们被引进一个陈设简单、放满了书籍和文稿的房间。在他座椅旁边的咖啡桌上摊开着几本书。他的助手扶他站起来。我同他握手时,他说,‘我说话不大利索了。’”

“周恩来后来告诉我,他患了所谓支气管炎已经有一个月光景。但中国公众并不知道这件事。每一个人,包括周恩来在内,都对他表示他所应得的尊敬。房间里站有两三个文职和军职人员,在谈话进行了大约10分钟后,周恩来挥手让他们退出去。然而,我注意到他们仍旧站在前厅里看着。”

这次原本15分钟的会谈最后持续了1个小时,毛泽东与尼克松究竟谈了些什么?

外交学院教授熊志勇:尼克松想跟他谈具体的事,毛泽东更是海阔天空,谈哲学。最后那些具体的事,都是周恩来和底下的团队去谈。尼克松来跟毛泽东谈大的,就由伟人干这个事。

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毛泽东在中国人当中身材是高大魁梧的,他微笑着注视来客,眼光锐利而微带嘲讽,他的整个神态似乎在发出警告说,他是识透人的弱点和虚伪的专家,想要欺骗他未免是徒劳的。

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纪事

人民大会堂的盛大国宴

当晚,为欢迎尼克松及夫人一行的盛大国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一个小时之前,尼克松和周恩来刚刚结束了两人的第一次会谈。相比谈判时的紧张氛围,此时的气氛显然让尼克松舒服了很多。

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纪事

周恩来与尼克松

尼克松在日记中回忆:一个小时后,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宴会,彼此又碰头了,这时中国方面的人好像自在得多了。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访问已经得到毛泽东的正式许可,也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合得来了。

在当晚的宴会上,“干杯”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而对于入乡随俗的美国人来说,中国人餐桌上的酒文化还是让他们难以招架。即便是在外交场合久经考验的基辛格也不例外。

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纪事

周恩来与尼克松干杯

尼克松在日记中回忆:宴席上的中国人只有向美国人敬酒时才喝酒。嘴里欢叫着“干杯!”那可是言下无虚,当真每次都喝干的。敬酒的人显示自己的空杯,逼得对方不好意思不跟着干杯,使谁都蒙混不过去。由于中国主人是我们的两倍,而且喝惯了他们自己的酒,于是随着一场接一场的晚宴,我们也就热情奔放起来了。

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纪事

晚宴现场的军乐团

在热闹的祝酒之中,现场军乐团的一首曲子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原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江承宗:国宴过程中间中国的军乐队除了演奏歌曲以外,居然还演奏了一首美国的民歌,叫做《美丽的亚美利加》,《Beautiful America》。

尼克松听到之后大为激动,因为这也是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挑选的一支歌曲。

原外交部新闻司副处长江承宗:谁都没想到,我就坐在乐队前面,我们记者们就坐在最后一排,眼看着尼克松端着茅台酒杯就过来了专门给军乐队敬酒,“谢谢你们,你们演奏得太好了”,我就在旁边。

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纪事

尼克松晚宴致辞

这次国宴,菜品可谓精致之极。但在座的的美国人大都不会使用筷子,只好手握刀叉对付眼前的佳肴。唯独尼克松夫妇不同于他人,他们不紧不慢地用筷子享受着盘中的美味。

原钓鱼台服务员刘馥敏:后来30周年,他(尼克松)姑娘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在家已经练过了。可是过来他假装不会(用筷子),还跟我学,我觉得那你跟我学,就证明你喜欢中国对吧。我还特别耐心地教他,我说他学得够快的。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签订完成,这次中国之行也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相关问答

热门高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