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中

高中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总结(藏在纸醉金迷的浮华背后)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总结(藏在纸醉金迷的浮华背后)

“靖康之耻”,中国古代王朝最为耻辱的事件之一,大量的后妃公主遭受蹂躏,北宋最后的两位皇帝被俘虏。

康王赵构在临安登基,搭建起苟延残喘、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耻辱并未让这些上位者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反倒是主和派大显身手,对外屈膝投降,对内迫害忠良,多得是纵情声色、醉生梦死之徒。

南宋淳熙年间,有诗人林升,在临安城某家旅店墙壁上写了首“墙头诗”,原本无题,后人以地为名,遂成《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中学时习得这首诗,当时并未觉得多难过,渐渐熟悉那段历史后,才深刻理解了何为“讽喻”。

这王朝从一开始就腐烂了,无论多么华丽的楼台景致,都无法掩盖那腐朽的根茎上的恶臭。

得益者沾沾自喜,纵情声色;

受难者苦苦挣扎,命如草芥;

有志之士誓要收复山河,频频受阻;

偷安权贵为保荣华享乐,只手遮天…

闲来读诗

让思绪飘飞,回到历史里的南宋临安:

山外的青山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楼外的楼阁层层叠叠布满了整个杭州。

这里是权贵云集的帝都,日日夜夜丝竹不断,咿咿呀呀歌舞升平,游人都忍不住想要问上一句,西湖边上的歌舞几时才会停歇?

白日里,暖洋洋的春风吹得人心里舒坦,吹得那些睡到日上三竿的贵人们如痴如醉,简直要把杭州认作是当初繁华的汴梁了。

“汴州”即汴梁、汴京,北宋帝都,今在河南省开封市,素有“八朝古都”之称。要论它有多繁华?可以参见《清明上河图》。北宋东京城是同时期世界上第一大城市,人口之密集,商业之繁荣可想而知。

可笑南宋权贵者,连皇帝都被人掳走了,还自以为天下太平,可以安享富贵荣华,沉迷于声色犬马,睡一场黄粱美梦,将杭州认作汴京,自以为还是泱泱大宋,无人敢辱?

西湖虽美,这样歌舞升平之色却令人患得患失!

杭州可比汴州?

风景自然是可以比拟的,只不过宋朝国力早已今非昔比,当权者却刻意忽略事实。

犹记得柳三变笔下的杭州“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词人所处的时代还是北宋中期,那时候杭州早已经闻名遐迩,因此光论两座城的风景,可以说是不分上下的。

从位置上来看,汴州所处是中原腹地,虽说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但靠近黄河,可以借助水运发展经济,北宋也因此开辟出海上丝绸贸易线路,在封建社会里将商品经济发展推到繁荣鼎峰。

杭州地处长江出海口,如今是电子商务贸易发展的大本营、孵化地,地理位置自然是优越的。放到南宋作为都城的存在,其实有些偏僻,无法对南方广大国土形成有效的控制,局限性非常明显。

南宋的执政者、满朝的主和派,其实心里也是明白的,只不过是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想法,能好过一天是一天,能苟延残喘几十年那一辈子都过完了,也就不在乎死后如何了。

唯有几位铮铮铁骨的文臣将相,时刻争取北伐收复河山的机会,千方百计想要撑起南宋的脊梁,如“怒发冲冠”空悲切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壮志未酬的辛弃疾……

写在最后

腐朽大多是从根部开始的。西湖歌舞再美妙绝伦,依旧无法掩盖南宋小朝廷苟延残喘的事实。

《题临安邸》将杭州的繁华溢于言表,言下之意能感受到其中背负的耻辱和愤恨:为丧失大半江山感到耻辱,为掌权者的不作为且变本加厉享乐无度而愤愤不平,还带着一丝力量渺小、无能为力的淡淡悲哀之情。

相关问答

热门高中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