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中

高中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颠覆大唐罪魁祸首—黄巢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公元880年,却有个书生带领起义军,攻占了长安,进入了太清宫,在含元殿上登基称帝,颠覆了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泱泱大唐。

大唐覆灭,祸首书生

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也是让华夏人最骄傲的朝代之一。在唐朝时,华夏的威名达到鼎盛,真正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向大唐朝贡的郭嘉曾多达三百余,大唐甚至被其他国家称作天朝,唐朝的皇帝被叫做天皇、圣主。

纵观历史,江山换代是必然,朝代更改是宿命,哪怕是如此繁盛、有万国万国来朝之像的泱泱天朝大唐,也逃不掉衰败灭亡的命运。而更让人难以想到是,颠覆大唐的罪魁祸首,原本竟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书生。

这位吹响唐朝暮歌的创奇人物,早年间和众多寒窗苦读,一心想要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一般无二。他努力学习,只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临天子堂,考取一个功名前程,一心一意都是忠君爱国的理念,满腔思虑都是想为官为民的情怀。

只可惜事与愿违,如他这般年少成名,连初唐四杰都不过如此,五岁时候便可提笔作诗的天才,也没想到现实竟会与理念如此大相庭径,他的科举之路竟是难以中榜、屡试不第。

终于在一次应试进士科再次名落孙山之后,出仕为官的理念破灭后,他怀着满腔的愤恨地写下了一首堪称史上杀气最重的创世名篇《不第后赋菊》后,转身阔别了长安,也阔别了一直梦寐以求的科举仕途生涯,开启了他自己传奇的一生,他就是颠覆大唐的罪魁祸首——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全唐诗(下)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黄巢

帝王之相,与菊之缘

由诗看人,菊花自古就是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的标注。在《不第后赋菊》一诗中,黄巢自比为菊花,言及等到秋天道来的时节,便是我独开放百花凋零的光景。到那时,整个长安都是我的香味,满城都是我的颜色。读来直接是杀气凛冽、凉意透骨,霸气绝伦。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也像是预示了他将会一枝独秀,建立一番千秋功业的未来。更是向后人彰显了这位诗人曾经拥有的抱负和风骨。

其实黄巢年少时便和菊花这秋季开放的花朵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早早的就显示了帝王之相。黄巢不过五岁便已菊花为题写出了到如今依然脍炙人口的名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青帝,中国神话五方天帝之一,无疑是黄巢王者之气和皇权意识的表现。

不仅如此,黄巢更张口便言及了“自然天赐赫黄衣。”的天赐黄衣的天子气象。正如要在秋天开放,盖压群芳,为百花总首的菊花一般,黄巢也必然要在晚唐这个时期以天命之子、人中之王的身份绽放。他将会结束大唐的生命,成为人间新的帝王。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黄巢刚离开长安不久,大唐就迎来了暮年的动乱。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不第后赋菊》

宦官专权,预示末年

和东汉末年一般无二,晚唐年间,大唐的权柄早就落到了宦官的手里。其实在唐玄宗时期就出现了宦官统兵的事例,宦官更是被允许担任三品以上的官职,这可能早就给唐朝的祸乱埋下了伏笔,在安史之乱后,宦官彻底迎来了他们的猖獗之期。

先是肃宗、代宗时期的李辅国,被皇帝赋予很大的权力,俨然有了秦末赵高一般的气派,不仅是手握禁军大权,更是兼具司空、中书令等高官之位,被代宗尊为“尚父”。甚至那时朝中的一切大事皇帝都要与这个宦官商量,他还曾狂妄地对代宗讲:“皇上只管殿中安坐,外面的事都交老奴我处置。”

后又是宦官程元振被代宗重用。程元振助皇帝杀死了李辅国,结束了李辅国擅权的时期,但是代宗并没有结局宦官专权的局面,只是换成了程元振继续着宦官擅权的局面。到了德宗时代,宿卫皇帝的中央禁军由宦官掌管更是成为了制度。而到了宪宗时朝,甚至正式设立了枢密使这个专门由宦官充任的职务,枢密使能够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

藩镇割据,乱世将启

那时候的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本就不再复有开元盛世的鼎盛景象。并且,大唐虽然度过了安史之乱那一段黑暗岁月,但是平定了动乱之后的大唐也并不见好转,而是出现了类似于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一般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因为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各大将领,几乎都被唐朝中央授以了节度使的职权,而各个节度使都在自己的管辖地区各自建立了各自的军区。这一情况就导致在节度使的管辖区域,节度使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而所谓大唐的皇帝不过是空有虚名。形成了大唐中央想要控制也控制不了的局面——藩镇割据。

而这一景象无疑就是泱泱大唐的晚年秋季,而黄巢这朵金灿灿的菊花注定了要在这个时节开放。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黄巢

书生豪杰,踏上帝路

离开了长安的黄巢,过上了于原本理想中仕途为官的生活完全背道而驰的日子。他先是转身便投入了复杂的江湖,成了放浪形骸的豪侠,并且依靠家族的优势在江湖上有了不小的名声,聚集了一股自己的势力,建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装。

宦官乱权、藩镇割据,让整个大唐彻底乱了。掌权的宦官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强占土地,勒索钱财。而各地节度使也是拥兵自重,不再听从大唐皇室的命令,甚至开始了于中央的争权以及藩镇与藩镇之间争夺地盘的连年战争,向百姓增加赋税、徭役。这些情况直接让百姓不堪重负,引起极大不满,一时间反抗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直到公元874年,一场天灾直接奏响了农民爆乱的序曲,也奏响了大唐暮年的哀歌,更是奏响了黄巢帝路的战歌。那年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很多地方都面临着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就全无的局面。而大唐政府从唐懿宗时期开就在“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导致库空虚以无力赈灾,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从此百姓的起义爆发了。这一年,各地义军此起彼伏。

公元875年,和黄巢家素有交情的濮阳私盐贩王仙芝也在长垣县聚集了数千人众,揭竿而起。科举屡试不第,早就对大唐王朝不满,不甘心平庸一生又想要为百姓出一份力气的黄巢,直接就联合直接的兄弟子侄动用了家族了力量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的兵马,一时间义军声势日益浩大。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黄巢

攻入长安,登基称帝

义军起兵之后就势不可挡,当年十月一就已经攻陷了濮州、曹州等十余个州,虽然期间也曾失败投降,但是在经历了各自困难之后,终于是获得了成功。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七上》: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在经历了中原之战,王黄分裂、降而复叛、挺进岭南、回转荆浙、攻占洛阳等事迹之后,自立为王的黄巢终于在长达六年的征战之后,于公元880年,成功攻入了大唐的首都——长安城。

这一年的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了皇帝住的寝宫——太清宫。次日便于含元殿即了皇帝位,正式建立了他的政权,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罪魁祸首,名副其实

只可惜黄巢的政权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就覆灭了,就和历史上大部分农民起义军的结果一样,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外就开始自满,然后迅速结束了统治。

黄巢起义虽然没有真正的直接覆灭大唐,但毫无疑问是他给予了大唐王朝致命一击,彻底走向了衰亡。是黄巢的起义让大唐几乎耗尽了国力,从此真正的名存实亡,完全落入了军阀手中。是他吹奏了大唐覆灭的前奏,拉开了几百年乱世的序幕。

王夫之《读通鉴论》:“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

而废唐哀帝直接灭唐的朱温,原本也是黄巢起义军中的一员,在叛变投降唐王朝之后,朱温直接成为了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将内侍省数百名宦官全部杀掉,并将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结束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而自立,改国号梁,定都开封。从此唐朝灭亡了。

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他写下杀气诗颠覆大唐)

黄巢

罪魁祸首,灭唐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相信任谁那个时候都会想到覆灭泱泱天朝大唐的人,竟然是一个书生。一首《不第后赋菊》,一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不仅是最具杀气的诗词,更是最霸气的帝王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