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教育资讯 > 高考资讯

高考资讯

2012山东高考语文卷,200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2012年的高考语文作文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为:

材料作文:

根据孙中山的一段话,自行命题写作文。

“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自行命题,题材不限。

扩展资料:

历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窗子就是——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

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

明。

2015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 -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 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6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工作人员声称:不管进来的人看整夜的书,看十分钟的书,还是进来睡觉从来不驱赶任何人。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 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 “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官一 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贫”开始

推动。

......

2017年网民规模达7. 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 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

-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 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

和中国的新时代-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

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2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3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4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5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6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7高考作文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8高考作文题

201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

)

吴松道中二首

(

其二

)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

)

答案:

(1)

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

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

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

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

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

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

;

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200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 邮箱gemini940618@sina.com答案是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

答案参考版

注:本答案为参考版,不是考试中心的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斟酌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答案:B

解析:A、xiù;shun; guǎng/kuàng; B、zhuá; li; tà; C、yè; chēn/chēng; jié;

D、xù; yuè; bèng/bǐng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变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A(识记)

2. 下列词语中,没有特别字的一组是

A. 镶嵌 精萃 休闲装 轻描淡写

B.瑕疵 鄙薄 邀请赛 赔礼道歉

C. 怃然 琵琶 和稀泥 玲珑剔透

D. 推辞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答案:C

解析:A、精粹; B、赔礼道歉; D、元宵节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A(识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 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 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 溶化 沟通 喧哗 B.溶化 勾通 喧闹

C. 融化 勾通 喧哗 D.融化 沟通 喧闹

【答案】D

【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题中应选“融化”。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勾通:暗中串通,贬义词。应用“沟通”。喧闹:1喧哗热闹:—的集市;2喧哗吵闹:大声—。喧哗:1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2动词:喧嚷。侧重“热闹、吵闹”,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付责任的。

答案:C

2012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卷)的试题

答案:

皇帝(汉光武帝)赞赏(嘉奖)阴兴谦让,不改变他(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要求)。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A、xiù;shun; guǎng/kuàng; B、zhuá; li; tà; C、yè; chēn/chēng; jié;D、xù; yuè; bèng/bǐng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变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A(识记)

2. 【答案】:C

【解析】:A、精粹; B、赔礼道歉; D、元宵节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A(识记)

3.【答案】D

【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题中应选“融化”。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勾通:暗中串通,贬义词。应用“沟通”。喧闹:1喧哗热闹:—的集市;2喧哗吵闹:大声—。喧哗:1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2动词:喧嚷。侧重“热闹、吵闹”,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4. 【答案】:D

【解析】:D项奔走呼号: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A项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望文生义。C项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出自《孟子》,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亦指迷途不知返。望文生义错。

5. 【答案】:C

【解析】:A双重否定错,去掉“切忌”或“不要”,或将“切忌”改为“切记”;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发生”;D项有歧义,“极不付责任的”指的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不明确,另外”公开谈及”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也不明确。

6. 【答案】:B

【解析】:B项可以从文中第一、二段找到;A项文中是“极可能源于上古时期”;C项“西汉”应为“东汉中期”,“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D项“新的看法”原文为“崭新的认识”,“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视“六艺”的传统。

7. 【答案】:C

【解析】:原文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变并列为顺承。

8. 【答案】A

【解析】B“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文中说“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D、“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9. 【答案】:A

【解析】:躬,亲自。

10. 【答案】:B

【解析】:B、为:替;A、表转折/表修饰;C、用/因为;D、相当于“于”,在,表地点/相当于“于”,比,表比较。

11.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二字,②是世人称赞,⑥是明帝说的。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12. 【答案】:C

【解析】:“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不是阴兴的请求,阴兴只是说他们二人“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13. 【答案】(1)光武帝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2)皇帝(汉光武帝)赞赏(嘉奖)阴兴谦让,不改变他(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要求)。

(3)阴兴最大的诚心从内心发出,使皇帝身边的人都感动了,皇帝于是就听从了他的要求。

【解析】:

(1)注意:辄、清宫、被动句、句意

(2)注意:嘉、夺、句意

(3)注意:中、使动句、听

14. 【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解析】

(1)景色先总答,再分答。回答关注事件地点人物,再解释诗歌。

(2)思路:

a) 解释: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b)修辞效果:点出该字的修辞及其作用。

c) 表现效果:点出该字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d)结构作用:点出该字对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

e) 意境情感主题: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f)探讨词语的深层含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15.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A(识记)

16. 【答案】:做出的饭菜不能色香俱全,买来的衣服不能称心如意

【解析】:句式“A的B不能C”,运用比喻,体现出缺少最主要的内容之意。

17. 【答案】:京剧是源于徽剧,分生旦净丑四类角色,唱腔和动作有一定程式,以脸谱、服饰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剧种。

【解析】:文段分为四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核心词“徽剧”;第二、三句为一层,核心词“角色”;第四句为一层,核心词“程式”;第五句为一层,核心词“艺术表现形式、脸谱、服饰”。总结为一个以“京剧”开头的句子即可,单句、复句没有要求。

18. 【答案】:“寄奉”改为“寄来”;“过目”改为“奉读”;“些许”改为“极大”;“惠存”改为“珍存”;“光临”改为“定到”

【解析】:适用对象不当,应对郑先生表示尊重,自己出语谦卑。

19. 【答案】(1)思路:顺叙。(2)好处:内容: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上帝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结构:④点题。

【解析】:叙述方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好处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20【答案】与【解析】: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形象和抽象的句子。本句兼有形象和抽象,需要抽象词语“这一动作”在语境中具体含义“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理解“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这一比喻,理解“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这一借代、对比,“从未改变”在语境中具体含义。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21. 【答案】提示:①口语化;②多用短句;③整散结合;④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解析】语言特点从字、词、句、篇考虑,考虑语言艺术特色和风格。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22. 【答案】:提示:对按部就班又日日常新的生活的赞颂向往;对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的赞颂,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的赞颂,对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的领悟。

【解析】:归结文章每部分包含的情感,注意最后一段。

(二)

19. 【答案】:提示:①内容上,用地方普通却被间谍重视的对比,写出重水的重要作用;②结构上,讲述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对下文重水的介绍,与第三段“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照应。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20【答案】:①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②重水能生产出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氘

【解析】:从第4-7段可以概括出,注意原子弹、热核反应的作用和重水的作用。

21. 【答案】:提示:①列数字,语言准确,①作比较。③拟人,设问

【解析】:从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文学性考虑。

22.【答案】:提示:(1)合适。(2)理由:①“古怪”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①是文字讲述的重点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先答合适与否,再答两个理由,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否可从首段、末段找理由、想题目。

23. 【解析】这一题目,切准了时代脉搏,在中国改革进入反思的今天,题目现实性强,其内涵更强调家国情怀、天下意识,更易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联想。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担当责任、面对失败、困难,坚持均可,从整体看,成功应该有理想、勇于面对困境、精神专注,切题更准,更能成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讲,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微博)的选拔功能。

审题难度的降低可能导致学生拼文采,多关注家国,言之有物,可能更容易得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