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卡袋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中

高中

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啊,想必你非常熟悉,咱们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苏轼的这首词。在生活当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利的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喜欢用这首词来宽慰自己。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在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这一年,苏轼46岁。他正在黄州生活,担任黄州团练副使,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呀,他在黄州已经被流放贬谪了将近五年的时间。

在这首词的前面,作者写了一篇小序。他写这首词的一个背景。我们知道词的创作,从其源头来奖是没有小序的,在作品的前面加一个小序来说明创作的缘由和背景,这本来是诗的特点。那么现在呢?在词前加小序,这说明在词的创作当中,开始融入了一些诗的元素。

在文学史上,有个说法叫做以诗为词,用写诗的法子,用写诗的模式来写词,这有什么好处呢?增强了词的叙事性,增强了词的内涵,扩大了它的内涵。对于我们了解这首词的前因后果很有帮助。

苏轼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边写到他创作这首词的一个背景。说在黄州城的东南30里处啊,有一个地方叫沙湖也叫螺师店,他曾经和朋友到螺师店那个地方去看田产,也就是准备在哪儿买田。在这首词的序里边他说3月7号这一天呀,我们去到沙湖路上碰到了下大雨。结果呢,又没有带雨具,这一行人等啊淋成了落汤鸡,非常的狼狈,我估计呀,很多人怨声载道呢,在序里边作者说余独不觉。我就没觉得有多狼狈。

为什么呢?“已而道晴,故作此词。”过了一会儿天又晴了。于是我就写下这首词。把我自己面对这场雨,雨之后又晴了。这个场景的想法,我表达出来。这首词的上片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总是盯着,不要总是去听,那雨水滴滴嗒嗒的。把在树叶子的身上的这个声音,你也不要为下雨这个事儿感到烦恼。一下雨走路不方便,一下雨身上头发都淋湿了,不要管他。你只管吟着诗句,拄着如竹杖慢慢儿的往前走。这里所说的“吟”指的是吟诵诗篇。“啸”,其实最早它指的是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声的形态,有点儿类似于咱们现在所说的和声。就是少数民族的兄弟们在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呢,使用的一种发生的模式。魏晋时期传入中原。到了唐宋很多文人都会“啸”这样的一种发声技巧。我们现在暂且可以把它理解为类似于像我们呼麦或者是吹口哨,这样一种表达自己情怀的一种发声形态。这种“啸”的声音,很况远,很轻远,很旷达,也很风雅。

苏轼一边儿吟着诗句,一边儿啸,拄着竹杖,慢慢地往前走。对他来讲这么大的雨,走100米也是落汤鸡,走十米也是落汤鸡,都是被雨淋。但无论如何,不要被雨水,下雨这件事影响了你走路的态度。对不对?“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什么好怕的呢,没有什么好怕的。人生在世,无非是晴天和阴天两种情形,大不了再加上个下雨天儿,下雪天儿。所以有风雨是常态,晴天也是常态,不必大惊小怪,只管“竹杖芒鞋轻胜马”像骑在马背上一样,轻轻快快地,安安稳稳地往前走。

下篇又接着说“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正是初春时节了,料峭春风吹到身上还颇有些寒意。寒到什么程度呢,刚才哥儿几个喝点儿,把这点儿酒意都给吹醒了。不但把酒意吹醒了,也把乌云吹去了,把雨水都吹走了,然后把太阳迎回来了。这时候的青山是多么的妩媚呀,山头斜照却相迎。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照耀在山的这一边,照耀在我们的身上,你看一瞬之间人生有回到了晴天。“回首向来萧瑟处”什么意思再?看刚才下雨的地方不也晴了吗?所以“归去,无风雨无情。”下雨没有什么好可悲的,天晴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只有这样,内心才能坦然,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天下处处都是好风景,处处都有好风光啊!这就是这首词的关键词,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境遇;无论面对怎样的自然环境,你都要从容地行走。且行且潇洒,且行且从容。

相关问答

热门高中问答